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问题与改革方向分析

时间:2022-06-15 09:28:35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问题与改革方向分析

【摘 要】音乐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者从工作实践当中,提出一些设想,探讨高职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音乐教育 改革方向 高职院校

音乐是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现形式,音乐教育对陶冶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及多方面的素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高职院校要培养具有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开展音乐教育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一般的学生都很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其中存在着诸多原因:有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参与实践活动不积极的原因;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有教材、教法方面的原因;有教学条件的原因;也有来自社会影响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是,在职业教育就业的压力下,来自学校、“主课”教师及家长的阻碍。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对音乐欲爱而不能的重要原因,这种状况普遍存在于一些高年级学生中。

(二)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在当今高职院校中,基本将音乐教育课程列入选修课程,并大都采用了学分制选修课模式,课程的设置上,仍受专业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没有理顺“专业”与“业余”、“普遍”与“个体”的教育关系。其实,大部分音乐教育工作者都明白音乐教育应与音乐实践紧密联系,强调开设第二课堂,但往往因为客观条件等因素忽略了音乐教育实践。

(三)教材问题

高职院校音乐教材的选用没有一定的标准,基本上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选用相应的教材,教师对教材的满意度低,使用的教材与使用的对象缺乏匹配性。另外在教材的建设上,与基础教育中音乐教材建设相比,数量及其匮乏,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并且质量也令人担忧。

(四)师资问题

在现今一些高职院校中,只要开设了相关的音乐课程,一般都配备了相应的师资力量。这些音乐教师的来源,主要是音乐专业院校的毕业生或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也有部分是从表演团体转到音乐教育中的,教师大部分以声乐或某一器乐方向为主,有些教师自身受到的音乐教育就相当有限,难以满足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多方面需求。师资数量不足,疲于应付讲课和指导演出活动,缺少参加学术活动和进修提高的机会,专业知识不能及时得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保守,教学方法单一,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工作状态不佳,导致了师资队伍建设比较滞后。要适应高职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达到要求存在一定难度。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改模式探讨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制宜,因材施教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教学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相对于音乐专业学生来说,这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审美意识、欣赏能力的掌握都是非常不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循序渐进,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对三年制的大学专科生,在第一学年,重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音乐兴趣、音乐基础的培养,由基础开始,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播放、教师亲自示范等手段,边引导边强化,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过程中自觉去接近音乐,理解音乐,热爱音乐;第二第三学年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教师要制定系统的教学教材,选择具有代表性、励志性,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内容健康向上的教材,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爱好,让学生自选课程,如声乐、舞蹈、器乐、戏曲、曲艺、中外音乐鉴赏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

(二)从教育模式上,把音乐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

在课程处理上,可采用选修和必修相结合的形式;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把音乐教育课提到与其他人文素质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对待,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选编适合目标培养的课程教材等;在教学质量控制上,把音乐教育课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使之占一定比例的学分和作为人才培养评估的重要依据。

(三)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积极开展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

在教学中的组织形式上,可成立艺术团体和群团组织。艺术团体方面,如大学生合唱团、民乐队、管弦乐队、电声乐队、音乐舞蹈队、民族曲艺队等,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成立话剧团、交响乐团、歌剧团等;群团组织方面,如音乐协会、舞蹈协会、音乐沙龙、音乐广角等。在活动形式上,可将学习内容和比赛活动相结合、间时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训练与演出相结合、单项活动与大学生艺术节综合活动相结合。在辅导形式上,可将个别辅导与集中辅导相结合;在辅导人员的安排上,可采用专职教师和聘任兼职艺术人员相结合的方式。

(四)在师资管理方面,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对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利用合理完善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音乐教师工作积极性,发挥音乐专业人才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建立音乐教研室,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实施音乐教学,可定期召开会议或举办座谈会,适时交流音乐艺术教学过程中的有利信息,加强音乐教师之间的沟通,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积累经验,改革创新,逐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小结

音乐教育要求在教学发展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素质教育的重任,努力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经验,积极探索高职音乐教育的新模式,培养出素质高、专业强、技能精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新课程,2008(06).

[2]贝内特雷默著、熊蕾译.一个美国学者眼中的中国音乐教育[J].音乐教育,2007(04).

上一篇: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新课改的方案探究 下一篇:如何改变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