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15 02:44:54

【摘要】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才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也会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

浅谈《电机与变压器》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性

【摘要】《电机变压器》这门课程是技校电类专业学生学完《电工基础》后的第一门专业课,由于目前的技校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学习热情不高的问题,很多学生很难把电路的基本理论和电机及变压器的运行原理相结合,找不到学习方法,学习困难。但它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知识点多,内容杂,会对学生以后的电类实习兴趣及能力产生直接影响。笔者经过思考、实践、归纳,就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主导 ; 电机与变压器 ; 教法 ; 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322-01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的职业特点上,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要给学生传授学业知识,这就是引导,这里就显出老师的主导作用。试想没有老师的“导”,则何以“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作用不是把学生当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下面就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导”在设疑激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直接动因。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才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也会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意识和感觉到不息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建立在自觉的需要基础之上,老师也不会再为学生不学习、上课睡觉说话而烦恼了,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到所学知识中。我十分注意在新课前几分钟采取各种形式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电动机引入”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思考学过的哪些电气设备用到了电动机,同学们七嘴八舌的相互讨论说出有洗衣机、抽烟机、电风扇等等。有了自己的直接参与,学生就会了解所学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好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或讲一个故事,或出一道趣味题,或提出一个使学生感到疑惑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注意,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跟着老师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中。

二、“导”在以旧引新,促使知识的迁移

奥苏贝尔强调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而非机械性学习,一个学生能否有意义地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这些概念能够对新知识起到挂钩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分析学生是否具备学习该内容所需的先前知识,若没有,在教学前教师应先向学生呈现准备性的、引导性的学习材料,即复习回顾,以旧引新。数学学科知识系统性很强,后面的知识往往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或延伸。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就要靠教师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或共同点上去充分展开思维,探索规律。

例如在讲到电动机的选用时,我让学生先回顾电动机的分类及特点,由其特点学生就能简单分析出什么情况选用何种电动机。以旧引新的“导”,要注意训练题既要有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点“穿针引线”,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又要考虑到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不能过于降低学习和探索思考问题的坡度,使他们觉得兴味索然。

三、“导”在学法提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追求的基本理念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授知识外,更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指导,使他们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逐步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电动机的嵌线,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各类绕组嵌线方法,我用程序思考题引路,提示各类绕组的嵌线的要点。让学生在一种绕组嵌线悟出其他嵌线形式的嵌线应考虑以下情况:①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②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③符合电工学科特点,即重概念,重算理,重思路。学生按照思考题提出的问题、要求、方法、步骤去看课本(插图)、理思路、找难点、抓重点、想疑点。

四、“导”在启发思维,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新课标注重教学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合理利用启发式教学。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教学时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思考并已经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辞言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为了赶进度,在课堂上往往是提出问题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通常是自问自答,学生没有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脑力劳动,慢慢地学生就产生了思维惰性。

所以,在备课时准备充分,预设学生思维活跃点在哪里,哪些知识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的启发。其次要承认学生思维的差别,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思考问题,使每个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数学脑力劳动。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学生就会专心致志地学习了。最后,要注意每个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还应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的启发要做到“开其意”、“达其辞”即可,不能完全给学生答案。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有意义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思维能力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并注意把握 “导”的时机,掌握“导”的方法,才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其实,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可以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要在细微之处,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真正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参考文献

[1]郑国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4,(4).

[2]韩承江.高职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06,(2).

上一篇:浅析原型批评的整体文化性倾向 下一篇:美丽花果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