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领导力:校长必修课

时间:2022-06-15 10:28:53

课程领导力:校长必修课

长期以来,国内校长常常作为行政领导的角色出现,而作为学校课程领导的角色往往被忽视。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校长在学校课程发展过程中,依据办学目标,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地建构、开发、设计、管理、实施课程的能力。课程领导力也是凸显学校特色,实现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

一、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有效实现校长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的目标是基于课程标准、凸显学生个性、彰显学校特色、促进学校发展。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是学科教育,包含着学科与教育双重因素。因此,学校必须树立正确的大课程观,有效实现校长课程领导力,牢牢地“踏”在学科和教育两点上,即以学科取向的学科教育和以教育取向的学科教育。重心可以不同。学科取向的学科教育以教育为手段,学科知识技能的教、学与考成为最主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教育取向的学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或载体,实现教育的目标,即学生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对象是人,教育应回归人的本真。因此,校长要清楚教育应该是价值的引领。校长还要成为教育家,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要通过自身领导资源和能力影响并引领被领导者,对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其他相关事项提供支持,从而提升课程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生学习品质。

二、树立正确的开发观,构建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1.深入解读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校本化。“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以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权,不是简单地用其他的课程替代选择或替换国家课程。我校的“数学学科的教材研究计划”“跳绳课的实践与思考”就是基于这个理念,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对教材进行比较研究。横向是对现有教育部认定的各版本教材进行比较分析,纵向是对学校使用的人教版数学教材知识点序列进行梳理与有效整合,以达到教师使用教材的最优化。

在课程辅助活动架构中,我校有一项“积极心理发展计划”。2012年,《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行动研究》由教育部立项为科研课题,2013年成为厦门市重点科研课题。这项计划为学校所主办的各项活动提供了一条主线,并贯穿在学校的德育工作、课程实施、课堂教学、综合实践和社区融合等各类活动中。尤其是学校设计“德育(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学科渗透计划”,决定课程计划单元的种类、时数和执行方式,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具体实施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校本化的目标。

2.立足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活动课程化。充分调动校内外丰富的课程资源,建立一套合适且有效的课程辅助活动计划。由校长牵头,组织骨干教师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有效发挥课程领导力。基于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挖掘活动课程科目,让学校特色活动课程化。我校列出的课程辅助活动包括四大类“艺术教育类”“社会实践类”“学科拓展类”“体育运动类”,计60门课程,作为校本选修课程。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目前学校智慧课程体系已基本形成,完整编写了校本必修课程《国际象棋》《跳绳》《头脑奥林匹克》等三册,作为校本教材及教师教学参考用书。通过校本教材开发与运用,校本课程教学基本上做到了有章可循。同时,丰富多样的课程也为全体师生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活动空间。

3.开发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特色化。落实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必须构建符合课程要求的学校课程体系,同时挖掘校园周边特色鲜明的课程资源。从学校的发展来看,校本课程的开发除了完整性和系列化的课程规划之外,还必须依托和拥有丰富而系统的课程资源。闽南文化课程计划、环保校本课程开发计划、阳台-万寿历史文化教材开发计划、铁路公园文化教材开发计划使我校实现校本课程特色化成为可能,尤其是“头脑奥林匹克(OM)”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头脑奥林匹克(OM)”是一项与我校“用责任和智慧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在动态的思维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活动。这项活动还带动其他学校更多学生的参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厦视新闻电视台曾多次对“头脑奥林匹克(OM)”活动及获奖情况进行报道。我校多年来的头脑奥林匹克特色活动也得到中国头脑奥林匹克协会的认可,获得了“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特色学校”的称号。

三、树立正确的评价观,不断修正课程实施思路与途径

完善和改进学校的评价机制,必须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努力构建新型评价体系。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化和改进。

1.立足课堂实施评价,改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探索《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智慧课堂教学评价量表》等课堂评价模式,在这种科学评价方式的指导下,我校课堂已经逐步形成一种简洁、高效、活泼的教学风格。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启迪了学生的智慧,使课堂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更是一种生命活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体现了校长课程领导力在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选择渐进开发策略,鼓励教师“修改”课程。首先,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自,整合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对于课程资源的运用与实施、课程资源的取舍与提炼,进行有效的整合,以适应学生发展。其次,建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仅要研究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还要积极参与制订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课程。第三,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实践的课题研究范围。鼓励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对学校的课程开发计划进行讨论和修正,不断引进、试验新的想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课程实施思路。

3.改革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新的师生评价平台。我校积极探索“三星评价”机制,从知识、能力、过程以及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展开评价方式,创新小学师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在“阅读”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将学生按照六个年级不同要求分等级进行评比,在古诗诵读活动中,设立“小诗圣”“小诗仙”“小诗童”三个等级标准。学生根据不同的目标与要求,主动参与评价,逐级申请考级。学校把每个学生每学期取得的成绩记录在等级考核证书上,然后发给相应级别等级证书或星级卡,以示鼓励。

“三星”评价方案结合我校办学理念而建构,充分尊重学生年龄和年段等不同特点,采用多元化和人性化评价机制,因此,学生参与热情高,学校实施“阅读”校本课程也有保障。这对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产生积极影响,形成了我校“阅读”校本课程的特色。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思明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

上一篇:诗意地耕耘在教育大地上 下一篇:构建星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