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时间:2022-06-15 06:57:48

浅谈如何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依托课堂主阵地,激发学习兴趣

1.做好课前的引导

一堂课的开始恰如一台戏的序幕,有精彩的序幕才能引发兴趣。课前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有效地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这样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就会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如我在教《广玉兰》这课时,因为广玉兰是一种常见但又不被注意的植物,所以我在课前导入部分给学生展示了广玉兰的各种图片,有含羞待放的,有盛开的,也有凋谢的;有春季萌发新叶的,有夏季枝叶茂盛的,也有冬天在白雪皑皑中依然挺拔的。这些图片,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让学生对广玉兰的美有了印象,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给学生一个“白板区”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殆。”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这是学习扎实有效、持续深入的不二法则。所以,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质疑、解答,实现自主学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广玉兰》这课的第二小节中作者多次写道“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形容……”,这里隐藏着一个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问题:作者多次写到“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形容……”,是否是真的无法形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按我最初的设想,这个问题是由我提出的。但我想加深他们对这种感情的体会和解读课文的兴趣,就在学生分析出花色和质感的特点之后引导他们再读课文,并思考:在这节中,你有没有觉得在逻辑上有矛盾之处?经过启发,有学生提出了问题:作者明明已经写出了花色和质感的,为什么还说“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形容……”?一个问题提出,马上就有人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花太好看了”“花比他形容的还美!”“他觉得自己还没写出花的美。”“他喜欢这广玉兰的花!” ……看,学生多会思考,兴趣多高!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记忆一定比老师提问再回答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多了。这样的“白板区”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一种兴奋感、好奇感,激发了他们质疑、探究和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借助生活大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语文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处处有语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学的知识只是作为一种死的知识的储备。”只有在教学中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学习内容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就拿学生最头疼的作文来说,以六年级下册为例,有七篇作文,分别是《童年趣事》《老师不在的时候》《读后感》《一次有趣的实验》《我的烦恼》《调查报告》《给老师的一封信》,其中学生写得好的是《一次有趣的实验》《我的烦恼》和《给老师的一封信》,特别是《我的烦恼》这一篇写得特别真实而且有感情,倒是《童年趣事》没写出新意来。后来我在班里做了个小调查:为什么没写出新意?答案出乎意料的一致:我们的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没什么意思!没什么趣事可写!同样是写自己生活中的事,趣事没有,烦恼很多,不得不说语文源自于生活!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延续学习兴趣

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有感触:教师教学艺术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学生关怀与帮助,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觉得老师就是朋友,真正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对学习就会信心倍增,对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

高年级的学生不再以简单的信任和崇敬来看待老师,他们已经开始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他们渴望平等交流、渴望表达自己,渴望被关注,但较之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更懂得掩饰这种内心的渴望,老师如果没有及时关注到他们的这种隐藏的渴望,久而久之,他们便会封闭自己的这种渴望,进而厌倦学习。“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由爱戴某位教师而爱上其所教的学科,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所以,作为教师,要学会不断地主动接近、了解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的朋友。只有师生间感情融洽了,学生才会产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从而在具体的语文学习中如鱼得水。

总之,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教材,不断总结出更好的、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断关注学生独立的思想、心理,引导学生张开兴趣的翅膀,在知识的天空自由地翱翔。

上一篇:例谈初中语文整体性阅读的方法 下一篇:对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