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2-06-15 04:43:34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近期,我们深入山东、江苏等地广大基层农村,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的看法是: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结构面临重大转变,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是稳定我国农业生产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举措。

一、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加速转入非农产业,外出务工是主要形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全国2749个村庄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的已占48%。其中,转入本地非农产业的占21%,外出务工的占27%。外出务工已成为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我们调查的山东省巨野县,2007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5.3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37.3%,;江苏省沭阳县现有农村劳动力70万人,其中常年在外打工人员达34.7%;河南省固始县2007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7.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40%;甘肃省宁县24万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已超过10万人,超过40%。大部分农户都有1―2人外出务工。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远低于中西部地区,大多数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外出务工的比例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外出务工比例不仅高于东部地区,也高于本地从事非农业生产的比例。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常年外出和举家外出比例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务工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农民工工资待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也在发生转变。主要呈现三个特征:

一是由候鸟式的迁徙打工转变为常年外出。有关研究机构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长年在外打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已接近20%。

二是举家外出、完全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农民明显增加。近几年随着农民工权益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进城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不断改善,农民举家外出务工的比例逐年提高。按地域来看,西部地区举家外出的比例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闲打工、农忙务农”的兼业化特征正在逐步淡化,大多数转移劳动力即使农忙时也不再返乡帮工,成为专职打工者。农业部调查显示,2005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中,有稳定就业岗位的占58%,比2002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农民外出务工职业的稳定性增强,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转变。

(三)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员素质结构来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和青壮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表明,4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例为82%,近七成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实现转移。江苏省2007年抽样调查显示,农村转移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青壮年比例为78.1%,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84.1%,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人数的比例为37.2%。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区域和行业仍然比较集中,但近年来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国家统计局2006年调查显示,东部沿海省份和大中城市仍然是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区域。东部地区吸收了近七成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仍然是农民外出务工的首选。四川省中江县的调研材料显示,2007年前往广东、上海、北京三地的农村外出务工比例为47%。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其中制造业占35.7%,建筑业占20.5%,服务业占40.5%。近几年来,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逐步向地级市和县城延伸的趋向,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五)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劳动力供给开始进入新阶段

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140元,增幅9.5%,是1985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工资性收入159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6%。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四川省2007年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达到1077亿元,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631.8元,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7%,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60%。

(六)新一代农民开始成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主体,厌农思想比较严重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进入代际转换时期,80后农民已经开始成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1980年后出生、年满16周岁的农民超过1亿人。这些农民一般都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许多还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很少参加农业劳动,离开学校后往往直接进入城市务工,已经不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经验和技能。同时,他们在思想上存在厌农倾向,向往城市生活,有着融入城市的强烈愿望,代表着新一代农民工的主流。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一是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扩大了农村单个农业生产者的经营规模,使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转变,不仅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对我国农业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积极的影响。在山东调研时一位村干部告诉我们,他们村现有耕地1000多亩,200多户,户均耕地5亩多,每户只要出1―2个劳动力就能把地种了。这几年村里人都外出打工了,好多地都交给亲戚或者转包给别人去种,每个劳动力能种10亩多地,有的农户甚至转包种了几十亩地。

二是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转移外出,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也在发生转变,资本替代劳力、机械代替人工、互助替代单干等趋势正在逐步形成,促进了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组织化和农村互助合作程度的提高。据河南省有关材料显示,当前全省小麦、玉米的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已超过90%,农村土地正在向种粮大户和专业户集中,农村互帮互助的风尚正在逐步形成。

三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扩大了农业投入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不断增长和工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据江苏省对全省3400户农村居民抽样调查,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561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476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幅达到13%,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53.5%。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7.9%,平均每户都有一人外出打工。2007年全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人均9634元,占农民家庭年收入的67%。务工收入不断增长,也提高了农民加大农业投入的能力。

四是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和素质的提高,返乡创业推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也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河南省固始县有50万农民常年在外打工,目前已有4.9万人返乡创业,他们有的成为当地乡镇企业的技术骨干,有的还成为自主创业的农民企业家,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二)不利影响

一是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给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带来较大影响。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就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老人、妇女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业越发成为一种家庭副业,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给粮食生产带来的冲击尤为突出。在山东调研时了解到,当前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对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关注度在逐步下降,过去那种精耕细作的耕种方式已很难看到,粮食生产更多是一种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农民对粮食生产怀有一种“欲弃之、犹未舍”的心态。地方同志讲:这几年国家政策好了,种粮食还能得到不少补贴,大家都很感激政府,但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涨的太快,用工成本也提高了,种粮食还是不挣钱。农民种粮收入比重越来越低,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产业上去了,长期下去将影响粮食生产,不可不防。

二是部分地区出现土地撂荒现象。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民撂荒的土地主要是耕种难度较大、土地产出率不高的坡耕地、边角地和劣质地,平原耕地和产出率高的好地被撂荒的不多。调研中我们发现,土地撂荒现象也存在一定地区差异性。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紧缺,撂荒现象比较少,西部地区土地资源量大、耕地质量低、产出率不高,撂荒现象较为突出。在江苏调研时,据当地群众讲:江苏人多地少,自古就有珍惜土地的传统。当前种粮效益不高,但发展高效农业,种植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效益还是非常不错的,老百姓舍不得撂荒土地。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反映,由于当地土地贫瘠、耕作难度大、产出效益低下,加之近几年农村劳动力不足,目前离村庄稍远一点的农田已经大部分撂荒,这几年粮食生产是下降的。

三是影响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基层干部和群众反映,当前农业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农田水利设施不足,许多水利设施还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部分已经报废,个别还在带病运行。近年来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留乡劳动力短缺,进一步加大了农田水利建设的难度。同时,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过去像修路打井、治安联防现在也没人干了,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缓慢,给农村和谐稳定和社会风气也带来不利影响。

四是农业科技推广难度加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素质较低,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技术的意识、能力差,影响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使用。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由“无限供给”开始向“有限供给”转变,由总量型过剩矛盾向结构型矛盾转变。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阶段性变化,对我国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等都带来深刻影响。顺应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积极引导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服务工作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既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因此,要继续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和服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保护外出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居住、医疗、劳动保护及子女教育问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经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

(二)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一事一议”、取消“两工”等制度的实施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我国农村微观投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既缺乏劳动力又面临资金投资不足的艰难境地,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此反应强烈。因此,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进政府支农方式,尽可能增加农业生产性投入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搞好农田渠系配套,提高农业灌溉系数,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要进一步改革政府支农投入方式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产权制度,探索建立适应农田水利建设需要的投入运行管理机制。

(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足,小生产直接面对大市场,是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外出,农业劳动力短缺的形势下,把留乡农民组织起来,加强农村各类合作组织建设,是破解我国农业生产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一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村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政府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要求,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二是推进农村综合性互助合作组织建设,鼓励留乡农民建立以互帮互助为目的的农村互助合作社,政府对此予以支持和引导。三是探索建立农民维权协会等农民权益保护组织,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利益诉求。

(四)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

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解决广大农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二是要提高农机化服务水平,提高机耕、机播、机收等作业质量。三是鼓励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解决留乡农民的医疗卫生、居家养老和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

(五)加强留乡务农农民的培训工作

在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等一系列针对外出务工农民培训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留乡务农农民的培训工作。要发挥农村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的模范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农村新一代农民对农业的感情和兴趣。要大力发展农业高中和农业中等职业教育,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培养职业农民。

(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

农田撂荒的根本原因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土地流转渠道不畅也是农田撂荒的诱因之一。因此,要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不动摇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农村土地向种粮大户、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推进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要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要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租赁抵押机制,加快农村土地由资源向资本化转化。

(七)加强农村保障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完善农村社会服务救助体系,解决农村留守人员问题等。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

上一篇:开发替补新能源 再为祖国献石油 下一篇:当前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