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补课

时间:2022-06-15 01:59:31

也谈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补课

摘 要: 由于量的评价形式的存在,教育的唯文化化,从小学到大学,“补课”司空见惯,为什么补?补什么?怎么补?每个阶段应该注意些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补课 唯文化化 人格

现有的教育体系或者说国民义务教育体系,只是从量的角度――受教育的年限,来区分小学、中学、大学,这样的教育以统一的时间、年龄、内容、评价、过程为标志,为学生的就业、升学、研究等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的终极一般表现为量的评价:考试。只要考试合格,无论哪一级教育,都跟着结束。所以,应试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普遍特征。除了学前教育,其他的教育几乎都在为应试教育做准备。即使是就业,也得通过考试。这样的考试主要是考查人们对于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与实际能力相差甚远。事实上,小学教育与中学、大学教育有质的不同,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的生活习惯培养、人格培养、艺术培养等人性本质的东西重视不够,或者没有完成任务,以至于出现到大学生、研究生阶段再进行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培养的教育“倒挂”现象。

因为量的评价形式的存在,以及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就业、发展等问题,不少学校和家长认为单纯的课堂教学满足不了需求,而采取其他的方式来进行补充。单纯从学生的学业上来讲,大中小学校的学生都热衷于补所谓的文化知识,即狭义面上的文化,而真正的广义上的文化知识是十分欠缺的,文化素养的水平也比较低。鉴于唯文化化所造成的恶果,必须进行补课。

一、教育的唯文化化

人的本性的构成应该具备责任、方法和美感,这是明显区别于动物的特点,当然我们也希望从学校出来的孩子与没受过教育的孩子不一样,这样教育的效果有了,教育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但是就目前来讲,人的本质的教育并不尽如人意,更多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教育,即在本质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人的文化的教育,如语言、历史、哲学、文字、艺术、科学、宗教等。这其中最为根本的教育是人的本质的教育,面向学生而言,更加注重本质的学习,而非文化的学习。鲁迅在1918年9月发表的《随感录二十五》中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①必须先完成人的本质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教育。

目前我们的各类教育所呈现出来的唯知识化、唯文化化的教育,不是以人的本质为根本开展的教育,而是弱化本质教育,舍本逐末,偏离教育目标。

二、关于补课存在的形式

小学的补课,以往大多数表现在通过学习班的形式,来增加知识的容量和广度,对学业有一定帮助,但是,非智力因素兼顾得却很少,因而学生可能会认识苹果,但发现不了“苹果里的星星”(惯用的切苹果的方式是竖切,而横切则会看到一个规整的五角星)。应试教育没有教的乐趣,学生没有学的兴趣,学生是被动地学。学生用于课堂上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层次的升高,呈减少的趋势,自主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很多时候,小学生由于本身生理心理发展不是很成熟,外在的约束相应地就会多一些,而大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已经趋于成熟。且从大的方面来讲,与社会大环境、教育制度、考试制度、人才选拔制度也有一定关系。所以,相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就会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来进行补课。小学阶段虽是打基础的阶段,学习基本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知识比较浅显,技能也比较简单,却是重中之重,浅显中蕴含着深邃,看似简单的教学需要复杂的教学设计来体现。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也要从这个阶段开始培养,且小学的儿童既有基础又有强烈的成长需要,因而这时期进行各种素养的培养收效会很大,要充分认识到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性。

三、补课的实质思想

有人形容当今的各级教育:幼儿园在学小学的知识,小学在学中学的知识,中学在学大学的知识,而大学则在学幼儿园的知识,这足可以反映出文化的学习并非教育之本,人的本质的教育才是最根本的,却等大学再来补救,虽不是收效甚微,但为时已晚,远没有在关键的阶段进行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要好。如一些生活、行为习惯没有发展好,则更谈不上对儿童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及思维开发的教育,如果形成恶的本质,后果便不堪设想。我们力图通过补课,来将前一个阶段未完成的任务弥补上。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习”也决定人的成长,同时突出本质教育的“习”就会发展本质。

现在我国也在做一些教育上的改革,也通过教改实验来做一些尝试。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我们的教改实验仍然滞留在探索如何更好地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上。比如某项小学语文教改实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已经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即掌握了2500个以上的汉字,并能流畅地写出800―1000字的文章),其余学生也能掌握1500―2000个汉字,能流畅地写出200―500字的短文,即能接近预定目标。经过两轮试验的结果表明,只用两年甚至三个学期的时间使绝大部分学生(95%以上)掌握2500个以上的汉字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仍需对教育的真正含义正确的领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人性,包括人的责任、方法与美,学科知识的学习不是真正的目的。现在我们就应该正视这个问题,教育贯穿人的始终,人一出生便有教育,儿童在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学前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要靠小学教育来补救,小学教育的任务没有完成则需要中学来补救,中学没有完成的任务要靠大学来补救。上一阶段的教育如果出现偏差,在下一个阶段就要试图去改正,使学生能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补救是弥补教育失误和不足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是补救不是目的,不要等到出现问题再补救,这比一开始就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由于关键期和最佳期的存在,一旦错过,就会使最终的教育效果收效甚微甚至不可逆转。为此,我们通过具体形式的补课来进行。同样,补课并不是不可行的、一概否定的,是补救的一种方式。

当我们找到补偿的依据和方式之后,对于补救的内容,我们仍然强调以人性的自我建构为主线,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单纯的课堂上的所学知识的补课,更多的应是像如诸子百家学说的补课,文学经典的补课,道德品质的补课,社会公德的补课。学业成绩的提高并不代表不需要补课了,硕士、博士学业领域有成就的人,往往会出现文化的矮子,低劣的道德品质,这是一个可持续的、连贯的过程。无论是应对“入世”后西方意识形态的大幅东移还是我们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增加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内容,尤其应定期开设诗词、楹联、书画篆刻及文史讲座一类专题教育,如果学校内部缺乏专长人才,可以请外部专家参与,也可以分期分批给教育教学人员补课,提高其传统文化素养。

四、由文化的补课到人格的补课

由文化的补课延伸到人格的补课,文化带动人格的补课,行为习惯的补课,思维方式、政治素养的补课。其一,构成人格的要素不少,但其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这一切,都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与人的整体素质、综合素质有关。文化素质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又是现代人格的基础,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形成现代化人格的理想条件。文化素质体现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折射出人的信仰和情感,体现着人的精神风貌,代表着人的品位和品质,广博的知识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基础。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可见,人格的教育与塑造必须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特别是面向儿童和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格教育更是如此。现实工作中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切实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依靠综合教育培养全面的素质。其二,在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还要强化思维训练。思维素质是综合素质的精髓,人格的水平与思维能力直接相关。并且要注意传授新思想,学习新知识,及时用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新科技武装青少年的头脑,促使人格尽快现代化。其三,文化的最终归宿还是个人素质的提升。拥有文化传统的人无论在什么境地都会不变化,这即是文化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形成的一种文化人格力,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的政治经济只是手段,做文化上的巨人,这即是文化的正确导向。由文化到人格的联系,这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需求。明白这一点,乃是个人之幸、家庭之幸、社会之幸、国家之幸。

教师不仅是传授各类知识、进行教育的简单中介,其作为教育理念、教育措施的具体施行者,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基础,明确教师知识基础,并能以此为标准,看到自身缺乏哪类知识。目前来讲,教育界普遍缺乏目的性知识,取而代之的是迫切地追求学科知识,学科知识只是实现目的性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非本体性知识,而是工具性知识。因而,必然会导致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主的应试教育的出现。为了解决应试教育的弊端,教师具备专业知识是基础。明确教师本身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基础,可以改变教师以往偏颇的教育思想,为改变现有的应试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并做可操作的尝试。

注释:

①转引自唐淑,钟昭华主编.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6.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解放儿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薛忠祥.教育人性建构[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

[5]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音乐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