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木材学”课堂教学的艺术

时间:2022-06-15 12:33:06

浅谈“木材学”课堂教学的艺术

摘?要:“木材学”是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技工院校的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对待学习的积极性欠佳。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想让学生喜欢上木材学,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各种艺术,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师;教学艺术

作为一名一线教学的教师,我经常与新教师在一起交流。常常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当我得知自己即将成为一名教师时,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当一名负责任、关心同学、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当我第一次站在学校的讲台上时,面对着讲台下睡觉、打闹、玩手机、听音乐的学生时,我不知疲倦地教育着学生,希望他们在我的教育下能尽快成长;当我在学校的讲台上站了一年以后,我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感觉自己的能力很渺小。”的确,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感觉到技工院校的生源质量在下降,一届不如一届。面对这些学生,我也在思考,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不和谐现象真的只是生源质量下降的原因吗?其实生源质量下降只是一个方面,教师的教学手段如何却是另外一个方面。首先一个教师要学会表达,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是光会表达,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表达出来,还远远不够。其实最主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所表达的知识如何让学生喜欢学,这才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其实在课堂上要想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密不可分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学艺术,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将结合“木材学”课堂教学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导入的艺术

教学史上,许多教育家把引起求知欲的工作作为教学的起始阶段[1],可见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它就如一幕剧的序曲一样,好的导入能更有效地吸引更多的“观众”。一般导入可以是一段笑话,一个游戏或相关资料片、图片等,并保证课堂导入要注重审美性、形象性、娱乐性等,让学生在获得艺术的愉悦体验的同时,自然合理地引出你要讲的课题。比如我在讲木材的优点前,我会先问学生:“你们知道航空母舰的甲板用的什么材料吗?”这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有回答钢板,有回答钛镁合金,学生间还不时互相激烈地争论,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我才告诉他们航空母舰的甲板用的是木质类材料,“为什么用的是木质类材料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木材的优点)之一”,来引出今天的课题。

二、课堂贴近生活

专业技能本身就是为生活服务的,如果不在生活中体现,完全就是教育的一个败笔。而且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把知识与生活联系,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记牢知识,我们的课堂也才不会那么黯然无色!就木材学这门课来讲,我在讲授的时候就会把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比如我在讲木材具有良好隔音性能时,我会列举声学质量要求高的大厅、音乐厅和录音室等装修时会首选木材,就是为了调节和达到最佳听觉效果,那时学生可能就要问为什么?这时我就可以深入讲解:因为声波作用于木材表面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木材本身的振动吸收,还有一部分被透过。被反射的占90%,主要是柔和的中低频声波;而被吸收的则是刺耳的高频声波,这就是原因,这样学生绝对记忆深刻。在讲木材的视觉特性时,我会说明并展示木材具有天然美丽的花纹、光泽、颜色,可以起到不错的装饰作用,同时木材的颜色接近橙黄色,能引起人的温暖感和舒适感;在讲解木材吸收能量大,耐冲击时,我会列举各种精密机床、精密仪器要用木材作底架垫着,火车的轨道用枕木铺设比用水泥枕木铺设好,等等。

三、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将知识融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的直接因素,凡富有兴趣的东西,学生都学得好,记得牢。[2]特别是我们所教的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15~18岁的青少年,他们拥有很多兴趣和爱好,也许这种兴趣和爱好教师不一定拥有,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些兴趣点来有效地激发课堂。比如每学期第一次上课时我都不会讲解太专业的知识,我都是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例如展示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包括各种珍贵的树木,比如黄杨木、红木、胡桃木等。在展示这些图片的时候我会介绍这些木材的特点、价格、生长地方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告诉他们,我们今后就是要来系统学习木材的相关知识。又比如在讲解木材含水率的知识时,我会先给学生举个例子:“一个北方的经销商从南方买了一批木材,可当他千辛万苦把木材从南方运到北方后,却发现木材大部分都开裂了,损失很大,他很想知道原因。同学们,你们能告诉他吗?”这时候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纷纷猜想木材开裂的原因。等课堂气氛差不多时我制止了他们的讨论,然后告诉学生如果想知道真正的原因就请认真学完本节课,这时所有的学生都怀着一颗好奇心、一份疑惑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学习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效果自然不错。

再比如在木材学课堂上引入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它可以利用其对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动画等的综合处理特点,编制系列教学课件,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总之,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尽量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将知识融于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用语言激发课堂,达到有效课堂教学

几年的教学经历总让我觉得一个课堂氛围最重要,一个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只听见教师一个人声音的课堂不是一个有效而成功的课堂。那么如何将课堂上得活跃呢?从一个大的范围来讲,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课堂,这包括很多方面因素,但一般来说,教师是否幽默对课堂的活跃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幽默感的教师深受学生欢迎,因为恰当运用幽默可以增添师生的生活乐趣,消除师生教学时面临的困境,减少不愉快的情绪,可以使学生精神放松,使教学气氛更加轻松融洽,教育教学更富成效。[3]比如在木材学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调侃”他们,比如在抽同学回答问题时,我会说“今天老师要找个班上最帅或者最漂亮的同学来回答”,这时,全班同学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来回答,课堂氛围高涨。再比如说到某一个不好的事物,我会说他们最爱说的“乡村非主流”,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学习。

五、创新纪律管理新模式

大家都知道如果想营造活跃的氛围,但如果管理纪律的话,就会影响这个和谐的氛围,因此,对纪律管理的创新是保证课堂活跃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些学生年龄大概都在15~18岁,都有了基本的面子观,很看重自己的面子,所以如果采用单刀直入式的课堂管理办法,肯定适得其反。因此课堂上有出现违纪的,我一般通过知识来强调纪律。比如在讲木材检验要遵守相关标准规定时,这时我发现有位同学在玩手机,我就微笑着指着那一位同学说:看,这位同学现在就没有遵守相关规定。全班哄堂大笑,那位学生连忙收起手机,以后上课再也没玩手机了。通过这种知识结合纪律的方式来管理纪律,不仅强调了纪律,而且还给了学生面子,使批评变得比较柔和,学生更加容易接受,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有效课堂的活跃性。

六、学习激情的持久性

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要他们认真听完一整节课非常困难,不过教师可以在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尽量保持学习激情的持久性。比如在课堂上用提问的方式,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所学的知识点,甚至有时候他们自己都未察觉就已经进入了课题学习,在下课铃响之后感叹“这节课过得真快”。再如在课堂上讲解一些难的知识或抽象知识时,学生不易听懂或者不容易理解,学生会想,反正学不懂还不如不学,这显然不能提高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激情。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注意教学方式方法。以木材学这门课程来说,课程为了揭示木材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对木材材性的影响,它涉及大量的木材宏观和微观构造的知识,概念和专业术语较多,内容较复杂。如果采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将大大消减学生的学习激情,甚至不能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学习激情的持久性,我一般采用实例型教学法和实践型教学法。比如木材是天然材料,结构复杂多样,单凭语言很难描述,学生更难理解,因此我们采购了很多木材宏观、微观和超微观解剖构造图片应用于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便于理解和加深印象。在木材学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带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保持了学习激情的持久性。

七、课堂突况的处理艺术

记得第一次上木材学这门课,上课时先对全班同学点名,进行彼此的了解,突然一个人的名字叫王罟,我却不认识“罟”字,这时我就不动声色地跳过了这个名字,继续点下一位学生,当我点完所有人名字后,就问,还有没有哪位同学没被点着名字的吗?如果有请举手。这时王罟就举手了,然后我就问他叫什么名字,然后在我不认识的“罟”字上注上拼音[gǔ],避免了彼此的尴尬。

还比如在木材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要玩手机、睡觉、看小说、打闹、旷课等,对于这些行为在上课的过程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在处理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方式方法,不仅会扰乱课堂教学,对教师的威信也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这时,教师就需要提高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对事件进行处理时应该遵循教育和发展的原则[4]。记得有次在上课时,有一位同学在课堂上睡觉,我没有处罚他,只是轻轻叫醒学生然后问“不舒服吗?”他的脸马上就红了,此学生可能会想在他睡觉时,教师不仅没批评他而且还关心他,那么他的内心可能更多的是感动与自责。果然在这节课中他再也没睡觉了,而且在以后的课堂上他都很认真。我想这种效果应该比直接叫醒学生批评一通的效果要好一些。

八、课后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艺术

我国古代的教育名著《学论》中就提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这说明只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近教师,教师才能取信于学生,享有较高的威信。学生才会喜欢他进而接受他的教育,实现其教育目的,可见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仅仅在课堂上,课后生活中更能体现。我非常注重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想法,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学生对我产生信任。比如中午去食堂打饭,在路上碰见学生,我都会主动地问学生吃饭了没有;看到正在食堂吃饭的学生都会凑过去看看吃的什么菜,好不好吃;天气冷了,碰见穿得少的学生,开玩笑地说:“你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啊!”这些事情虽然小,但却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乎他们,关心他们,从而加深了教师与学生的感情。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98.

[2]鲁敬敏.兴趣催绽知识之花[J].现代教育教学杂志,2001(1):42―43.

[3]黄?毅.幽默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贵州教育,2007(2):28―29.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上一篇:浅议国土资源管理措施 下一篇:关于“旅行社运行实务”课程入境业务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