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消费永不过时

时间:2022-06-14 07:34:40

责任消费永不过时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看来,责任与消费的话题永不过时。政府和各级消费者行业协会要倡导消费与责任的理念,以消费者本位精神创新消费维权社会管理,优化责任消费的环境,共同营造一个消费者感到放心、安心、舒心的宽松消费环境。

消费责任话题永不过时

《WTO经济导刊》:每年中消协“3・15”的主题都很让人关注,今年的“消费与民生”也引起很大的反响,我记得,2008年的主题是“消费与责任”。3年过去了,您如何看待中国责任消费的现状?

刘俊海:在全国各级消费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消费和责任”的年主题在2008年贯彻得非常理想。

一方面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些消费与责任的重要共识,例如,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企业要换位思考,保护消费者;保护消费者权益还是政府的责任、行业协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消费者自己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消费维权理念的创新,整合了消费维权的资源,对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3年后的今天,就目前国内责任性消费而言,有利于责任性消费的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但各方面依然存在一些责任认识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例如,部分企业唯利是图,不愿意承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对保护消费者权益有畏难情绪、恐慌情绪甚至敌视情绪。还有一些行业协会也还没有认识到保护消费者权益对行业发展有好处,对责任性消费不了解,不赞成。再有就是我们的政府在执法上还没有形成合力,前段时间双汇瘦肉精事件,就凸显了很多部门执法效果不彰。最后,消费者责任意识淡薄。刚刚过去没多久的消费者抢盐,抢盐之后又要退盐,充分暴露了部分消费者不成熟、不理性的一面。

《WTO经济导刊》:有人可能会想,责任消费就是一时的热潮,过去了就过去了。

刘俊海:消费与责任的话题没有过时,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依然倡导消费与责任的理念,消费者、企业、政府、行业协会、法院、仲裁机构都应重视对消费的重大责任。这对构建消费者友好型环境有积极作用,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

《WTO经济导刊》:为什么永不过时?

刘俊海:这要从我们当年为什么要倡导责任消费说起。2008年“消费与责任”的年主题,是我们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消费维权工作的实际,在广泛征集消费者和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的。

当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安排全国经济工作目标任务中,特别强调要改善消费环境。在2008年以前,我国的消费环境整体较之以前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比较普遍,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消费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问题,消费浪费资源、消费破坏环境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从当年的实践来看,“责任与消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进一步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者消费信心,拉动内需,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所以,它永远不会过时。

让每个消费者都成为责任消费者

《WTO经济导刊》:消费者的责任消费有着什么样重要的意义?

刘俊海:消费者的消费,应该是责任性的、科学的、文明的消费,应当倡导全民树立社会责任的消费理念,购买商品时,用手中的钞票投票,选择那些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企业,以诱导企业进一步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形成良性循环,使企业在增进消费者福祉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的最优化,这既是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也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者社会责任理念的确立,应当成为我们将来构建消费者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让每个消费者都成为一个理性的、负责任的消费者,成为有利于促进可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有责任的消费者,意义非常重大。

《WTO经济导刊》:“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将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由外需驱动向内需驱动,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二次转型”。在这个新的历史背景下,倡导消费者的责任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更加重大。

刘俊海:是的。拉动消费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是市场资源得以合理流动、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还不成熟、不完善。看市场经济体制成熟不成熟,关键在于,消费内需能不能成为社会资源合理流动的重要指引,现在看来我国还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

消费是最大的民生

《WTO经济导刊》:实际上,消费维权也是责任消费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中消协关注的重点领域,对消费者普遍反映消费维权难的问题,您怎么看?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怎么做?

刘俊海:消费是最大的民生。当前社会不和谐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是消费环节的不理性、不和谐造成,消费矛盾出现后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会演化成为社会矛盾焦点。各级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把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本着消费者本位精神,构建消费者友好型的环境,打造一个消费者感到放心、安心、舒心的责任消费环境。

对于公众反映的消费维权难题,各级政府和消费者协会要更加突出为消费者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化解消费纠纷消费矛盾,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关注消费维权工作,切实把消费维权创新作为社会管理突出的重点内容去对待。

《WTO经济导刊》:2011年中消协消费维权的重点方向是什么?

刘俊海:2011年,中消协把中央倡导的改善民生和消费维权工作结合起来,把“3・15”的年主题定为了“消费与民生”。中消协将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保护消费者权益,推进和改善民生方面,有所作为。特别是要关注广大消费者关注的民生问题,尤其是对商品房消费、保险消费、电信消费等领域突出的、难点的、热点的消费法律问题,将重点组织各方面的资源,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这是中消协2011年工作的一个重点方向。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将优化责任消费环境

《WTO经济导刊》:现在大家都很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您认为这对责任性消费环境将产生什么影响?

刘俊海: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进一步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责任性的消费。除了保护消费者的传统权益,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将增加消费者的反悔权、隐私权等一系列权益,同时也会增加商家对消费者的义务和责任,如安全保障义务、在特定消费环节的义务和责任,都会加大。另外,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会进一步理顺执法监管体制,形成执法合力,消除部门执法之间相互冲突的局面,弥补执法的漏洞和真空地带,形成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消费维权机制,进一步整合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各方面的资源,在畅通维权渠道,方便小额消费诉讼,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提高社会维权的收益等各方面有所作为。

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更加体现消费者本位精神,把消费者的福祉作为政策法律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法律、政策、市场等整个环境都对消费者友好,这对构建理性、文明、负责的消费环境大有裨益,也是优化责任性消费环境的法制基础。

上一篇:美国似已放弃,谈判急转直下 下一篇:《如何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连载(二十五)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