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初探

时间:2022-06-14 03:49:51

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措施初探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路面不平整产生的原因,从材料使用、施工工序到各工序的衔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路面 平整度 原因 处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F526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于路面平整度要求越来越高,路面平整度的合格率既反映了行车舒适程度,又反映了施工队伍的水平。近三年,我单位所施工的中华大街、浴新大街、北连接线沥青路面工程,部分路段不同程度出现了坑凹、接缝台阶、波浪、碾压车辙、桥涵与路面接茬不平、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本人就出现的某些现象借此分析、初探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2.沥青路面不平整产生的主要原因:

沥青路面的施工,影响因素很多,单是路面平整度,就与施工人员素质、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及路面材料的质量有关,而这些恰恰就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原因。

3.提高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3.1路堤填筑前原地面处理

路基的施工质量,是整个路线工程的关键,也是路基路面工程能否经受住时间、车辆运行荷载、雨季冬季的考验。要做好路基工程,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路基的填筑,尤其对原地面的处理和坡面地基的处理:

⑴.填筑路堤时应首先进行原地面处理。当路堤填筑高度不小于1.0M时,应注意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草丛全部挖除。若基底的表层土系腐植土,则须用挖掘机或人工将表层清除换填,厚度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不小于30CM为宜,并予以分层压实。如发现草炭层、鼠洞、裂缝,应更换符合条件土回填,并按规定进行压实。路堤通过耕地时,路堤筑填施工前必须预先填平压实。如其中有机质含量和其他杂质较多时,碾压时因弹性过大,不易压实,应换填土。

⑵.坡面基底处理。当坡面较小(横坡小于1:5)时,只需清除坡面上的表层,其处理方法同上。但坡度较大(横坡大于1:5)时,应将坡面做成台阶,让填料充分嵌在地基里,以防止路堤的滑移。台阶的尺寸,依土质、地形和施工方法而不同,一般底款不宜小于1M,而且台阶顶面应做成向堤内倾斜3%―5%的坡度,并分层夯实。当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可按一般填土进行。

3.2路堤填料

路堤填料一般应采用沙砾及塑性指数和含水量符合规范的土,不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及含腐殖质的土。对于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一般不宜作为路基填土。

3.3填土路基压实

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并应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还要有一定素质的施工队伍来完成。

3.4路面基层施工注意事项

⑴.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93)要求进行底基层和基层施工,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必须坚持除与土基接触的底基层可以采用路拌法施工以外,其上面的各层均应采用集中场拌和摊铺施工方法,以确保标高、横坡、强度、平整度达到设计要求。当采用摊铺机进行基层施工时,可适当调整摊铺机两侧的横向斜杆,使熨平板和路面标高及路面横坡相一致。

⑵.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养护,也可已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无上述条件时,可以用洒水进行养护,并应严格控制行车。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3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也可用贫混凝土填平振实后,上面摊一层毛毡再进行路面施工。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⑶.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且大于8MM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摊铺前认真清扫基层表面,确保基层表面整洁,没有松散浮料和杂质。如有泥土还应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局部透层沥青或下封层脱落,则应将脱落处基层表面清洗干净后补洒透层沥青或补做下封层。认真抄平放线,确保基层标高和基准线标高准确无误。基层标高超过允许范围时,高处必须铲平,低处可用下面层补平。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3.5沥青路面机械摊铺工艺及控制

⑴.摊铺机基准线的控制,摊铺机在进行自动找平时,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基准面(线),下面介绍两种确立基准面(线)的方法,使用者可结合路面的结构层次和施工位置进行选定。其基本原则是:当以控制高度为主时,以走钢丝为宜;当控制厚度为主时,则采取浮动基准梁法。一般是底面层用走钢丝,中间层和表面层用浮动基准梁法。

⑵.摊铺机的摊铺进度控制,摊铺机应该匀速,不停顿连续摊铺,严禁时快时慢。因摊铺速度的变化必然导致摊铺厚度变化。为了保证厚度不变,就要调节厚度调节器以及捣固器和熨平板的激振力与振捣梁行程,但人工调节是凭经调节,速度变化处会引起摊铺后预压密实度的变化,从而导致最终压实厚度的差异,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在摊铺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停机,应将每天必须停机中断摊铺点放在构造物一端顶定做收缩缝的位置。在中途万一出现停机,应将摊铺机熨平板锁紧不使下沉;停顿时间在气温10度以上时不要超过10MIN。停顿时间超过30MIN或混合料温度低于100度时,要按照处理冷接缝的方法重新接缝。

⑶.摊铺机操作控制措施,选用熟练的摊铺机操作手,并进行上岗前培训;在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10―30M处停住,并挂空档,依靠摊铺机推动缓慢前进,并应有专人指挥卸料车进行卸料;确保摊铺机供料系统的工作具有连续性,即保证脚轮(输送轮)内的料位高度稳定、均匀、连续,料位高度保持在中心轴以上叶片的2/3为宜。如中断摊铺时间,如受料斗内的混合料已经冷硬,则应先将受料内已冷硬的混合料铲干净,然后重新喂料;派专人负责及时清扫洒落粒料;摊铺前,熨平板必须清理干净,调整好熨平板的高度和横坡后,预热熨平板,熨平板的预热温度应接近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一般可加热到85―90度。

3.6碾压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碾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初压、复压和终压。

⑴.初压,第一阶段初压习惯上常称作稳压阶段。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前的熨平板前已经初步夯击压实。而且刚摊铺成的混合料的温度较高(常在140度左右),因此只要用较小的压实就可以达到较好的稳定压实效果。通常用6―8T的双轮振动压路机以2KM/H左右速度进行碾压2―3遍。碾压机驱动轮在前静压匀速前进,后退时沿前进碾压时的轮迹行驶进行振动碾压。

⑵.复压,第二阶段复压是主要压实阶段。在此阶段至少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因此,复压应该在较高温度下并紧跟在初压后面进行。复压期间的温度不应低于100―110度,通常用双轮振动压路机(用振动压实)或重型静力双轮压路机和1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同时先后进行碾压,也可以用组合式钢―轮胎压路机与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一起进行碾压。碾压遍数参照铺筑试验段时所得的碾压遍数确定,通常不少于8遍,碾压方式与初压相同。

⑶.终压,第三阶段是消除缺陷和保证面层有较好平整度的最后一步。由于终压要消除复压过程中表面遗留的不平整,因此,沥青混合料也需要有较高的温度。终压常使用静力双轮压路机并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结束时的温度不应低于沥青面层施工规范中规定的70度,应尽可能在较高温度下结束终压。

3.7接缝处理对策

⑴.纵向接缝,两条摊铺带相接处,必须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证该处与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宽度应前后一致。

⑵.横向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横向接缝有斜缝和平接缝两种。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下层的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在上面层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其他等级公路的各层均可采用斜接缝。铺筑接缝时,可以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但在开始碾压前应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平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施工可采用下列方法:

4.结束语

路面平整度要达到行车舒适这一要求,要从路基施工准备阶段就开始重视,所有参加道路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必须强化施工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从源头、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2] 《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天津市政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手册》

[4]上海市政局 黄兴安《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止手册》

上一篇:铁路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桥梁挂篮施工方法的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