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心态图现状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6-14 09:16:30

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心态图现状调查与分析

摘要:为了更好地开展高职生个别心理辅导与教育,采用大学生自我心态图问卷(College Ego State Questionnaire,CESQ)对317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男生成人心态高于女生,而顺从儿童心态低于女生;与大学本科男女生比较,高职男生照顾型父母自我心态高于大学本科男生,而顺从儿童心态低于大学本科男生;高职女生的批判型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和顺从儿童心态均低于大学本科女生,且差异显著(P<0.05~P<0.01),表明高职生的自我心态不同于大学本科生,因此,借鉴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时不能照搬,需关注高职生的心理特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自我心态;个性;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036-02

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作为离家求学的群体之一,面对生活环境、学习形式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急剧改变,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重者出现心理问题或诱发精神心理疾病,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学习和生活。高职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专业思想不稳定、自卑心理较重,不适应现象甚或更为严重。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各级各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研究工作,至今已有20多年了,针对大学生的研究比较多见,但针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心态特点的研究极少。国外对自我心态的研究较多,国内仅见刘欣对大学本科学生进行的调查,高职生的自我心态图未见有调查研究成果。笔者的研究目的是了解大学生的自我心态状况,为更好地借鉴大学生心理卫生服务的经验和成果,非常有必要了解高职生的自我心态特点与大学本科生之间的差异,以便为帮助高职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早日成长为建设祖国的合格栋梁提供心理学依据。因此,我们对云南省机电技术职业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研究方法

被试 整群抽取云南省机电技术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二年级的317名学生,其中,男生85人,女生232人,年龄18~24岁,平均20.92±0.88岁。

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自我心态图问卷(CESQ)进行调查。问卷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出生日期、民族;第二部分为自我心态图测试题50题。自我心态有5种功能状态,即CP(Critical Parent,控制型父母自我、批评的父母),NP(Nurturing Parent,照顾型父母自我、教养的父母自我),A(Adult,成人自我),FC(Free Child,自然型儿童自我、自由的儿童),AC(Adapted Child,适应型儿童自我、顺从的儿童)。自我心态图测试题按5种功能,分为5个维度,每个维度10个条目,共计50题,每题有2个选项,选择“是”记1分,选择“否”记0分。问卷内在一致性系数Alpha=0.8129,说明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各因素负荷率在0.310~0.836之间。

研究程序 (1)本次研究数据采集的方式为集体测试,由学院印制调查表,测前统一指导语,由教师简要地向学生介绍本次测试的目的、意义。(2)对填写不齐全者予以删除(共计4份)。(3)数据采用双录入方式,用SPSS 10.0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

男、女高职生自我心态图比较如表1所示。

表1表明,高职男生成人心态高于女生,而顺从儿童心态低于女生,差异呈显著性(P<0.01)。

不同性别高职生与大学本科生自我心态图比较如表2所示。

表2表明,高职男生照顾型父母自我心态高于大学本科男生,而顺从儿童心态低于大学本科男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高职女生的批判型父母心态、成人心态和顺从儿童心态均低于大学本科女生,差异呈非常显著性(P<0.01)。

讨论及对策

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TA)是由美国心理学家Eric Berne创立的一种用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已得到心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TA理论作为一种人格理论,是一种分析人们在交往中所处的心理状态的方法,认为人类的个体是由“父母”、“成人”、“儿童”三个不同的自我状态组成的,只不过三者所占的比例不同,构成了人们各不相同的人格特征。每一个人身上总有一种状态占优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不由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自我状态。所谓“父母”、“成人”、“儿童”三者并非角色,而是真实的心态。

调查发现:高职生自我心态图中的高分表现在教养型父母心态,正面表现为:亲切、友善、和蔼、仁慈、助人为乐、富有爱心、体谅他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等等,但负面特点为操心过度、感情用事等,这与中国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有关;低分表现在顺从儿童心态,其特点为争强好斗、不服从领导和管教、不听劝、协调性差等,这符合当代年轻人的特征。因此,在开展个别心理辅导与教育时,结合学生的心态特点更具有针对性,可提高个别心理辅导与教育的有效性,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M.James等学者认为,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对人际交往进行分析的方法,这一理论逐渐被推广为一种帮助人们了解别人、了解自己、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际交往分析工具。在我国,警务人员、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等人群中,通过沟通分析理论的学习与使用,均可提高沟通能力,改善与服务对象的人际关系,冲突明显减少。因此,高职生可通过自学沟通分析理论的基本知识,利用自我心态图全面了解自己的基本心态、自己在与他人日常交往中的心态及做法;在集体心理辅导方面,可以学校或班级的形式,组织学生对沟通分析理论进行学习、培训及交流,弥补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核心是提高自己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也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将本调查结果与对大学本科生(江苏5所高校的746名学生)的调查加以比较发现:男、女高职生的心态特点不同于大学本科生,因此,在借鉴国内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成果时不能照搬,需关注高职生的心理特点。总之,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任重道远,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积累在高职生中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经验。

参考文献:

[1]Won J S.Study on the Ego States and Coping Style of Nursing Students[J].Journal of the Korean Academy of Women’s Health Nursing,2002, 8(3):608-619.

[2]刘欣.大学生自我心态图问卷的初步编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297-298.

[3]吕勤.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一种人际交往分析工具[J].青年研究,2000,(10):39-43.

[4]叶晟.PAC分析理论与社区警察心理训练模式[J].公安学刊,1999,11(5):14.

[5]姚保明,黄高贵.PAC理论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9):165,168.

[6]刘煊.浅谈PAC相互作用理论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8,8(6):69-72.

[7]巩振兴.警察人际沟通分析及训练[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8(6):69-72.

作者简介:

陈晖(1970―),女,云南罗平人,云南省机电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营销学。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下一篇:谈中职机电专业“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