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14 02:52:06

浅谈如何提高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做出相应改进与完善。企业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会计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如何发挥其有效性这一工作。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内部控制工作还缺乏良好的环境,相关制度还有待完善,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力度还需加强,同时,财务审计、成本、预算管理等工作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因此,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将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意义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会计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相关措施,旨在为企业稳步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部力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企业财产安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处于优势地位。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 问题 有效性

一、会计内部控制概念及意义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相关定义为:内部控制即企业的董事、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以及所有员工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为达成相关目标而实施控制的过程。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即监督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保证其符合国家法律相关规定,要注意对企业财产进行管理,保证安全,同时,规范财务流程,保证财务处理过程的合理合法性,从而确保企业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完整、真实及可靠。通过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提高生产经营的效率,使企业发展规范化、合理化,获取更大效益,实现经营目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的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工作,通过利用企业内部组织机构间相互关联、控制以及约束的机制,逐渐地在企业中形成自我完善、协调、约束的体系,即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说,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即保证了企业资金的安全,从而让企业财产得以合理利用,财产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同时,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能够使财务的流程更为规范,各项资金的收支情况更为清晰,财务信息更为真实,从而保证企业管理的效率,使财务管理有效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见,内部控制是完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内容,更是当今大型企业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能避免企业中发生浪费或不合理地使用资源的情况发生,更能杜绝盗窃、贪污、擅自挪用企业资金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从而规避企业内部风险,优化整合企业资源,让资本保值增值,在保证企业内部资金安全的情况下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实力。

二、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的机构以及相应制度,但由于企业的环境影响、领导的不够重视、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相关机构地位处于劣势等原因,内部控制工作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内部并没有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来辅助内部控制工作。

企业内部环境包括很多部分,首先是人力资源方面,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还有待提高,领导还需要重视内部控制工作,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其次是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很多企业的文化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到具体的制度等细节层面,也没有与内部控制工作有机结合,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得不到员工的积极配合支持,没有明确奖惩制度做保障;再次是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和权责划分方面,没有相关机构做内部控制的支撑,有些分工还不够具体及明确,有的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盲区,而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又太繁杂,反而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内部控制的制度还有待完善,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不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还有待加强。

由于部分企业并没有对内部控制有全面系统的认识,甚至连内部控制的具体内容、构建方法以及关键性作用都不够了解,自然就无法建立合理的制度来保证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些企业可能直接套用其他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忽略了本身的实际情况,有的企业则仅靠以往的经验来展开工作,没有有力的制度保障,自然执行起来也存在诸多困难,内部控制工作显得生硬死板,财务审计的工作并没有做到位,各部门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配合,对企业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内部控制体系还没有成形,或是还缺乏一个清晰明了的框架。

(三)财务预算、成本管理等工作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严谨性。

财务预算可以有效指导着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方向、预测出相关经济数据以及企业能够产生的经营效益。成本管理则可以对企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做出实时监控与真实记录。可以说,这些工作都是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很多企业对财务预算工作不够重视,仅看重短期所获利益,缺乏长远的计划战略,预算工作没有形成全面的体系,成本管理缺乏及控制缺乏科学性,并没有起到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实时监督作用,这些都降低了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此外,部分企业的财务审计工作也存在一定漏洞,风险意识不够高、管理风险的水平还有待加强,同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有的企业并没有利用计算机等有效辅助手段来完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使内部控制工作更具条理、工作效率更高,这些都是企业在提高会计内部控制有效性时,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提高会计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1.企业的管理层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重视内部控制工作

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审计、财务的领导层都应该充分重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只有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企业稳步经营、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将这一工作作为重点。企业高管应当积极学习优秀企业的内部控制方法,充分发挥制度制定、执行、监督的作用,从自身做起,让内控制度发挥其功用,带动员工积极参与学习,才能为良好的内控环境打造做好准备。

2.做好员工培训,提升财务、审计等现专职人员的素质

企业应该加强与内控工作有关的员工培训,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了解企业内控制度、工作流程、各自的职责、工作规范等,同时做好培训后期的考核,让员工能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增强员工的法律、道德素养,建设高素质的队伍。特别是与内控工作密切相关的财务、审计人员,不仅要加强业务技能,学习会计类的专业知识,遵守法律法规,具备基本的会计从业资格,更要能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将内部控制的专业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好审计监督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监控企业财产安全,同时善于向优秀的企业学习,为建设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贡献力量。

3.将会计内部控制思想渗透到企业文化中

内部控制同样需要软环境的支持,企业应当在企业文化中渗透内部控制思想,以人为本,注重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使员工重视内控工作,提高防范控制风险的意识。尤其是企业要有长期稳定发展,更要注重企业文化的构建工作,重视个体持续发展,让企业员工、内部文化成为无形的生产力,完善内控工作,推动企业发展。

4.合理设置企业的组织机构,做到权责分明

好的组织机构体系,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各个部门的合作交流,优化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因此,企业要注重通过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完善组织体系,来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管理水平,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在设计机构时,要充分考虑到企业进行内控的目的以及自身的发展规划,应当细化到每个机构组织、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能分工,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内控工作的执行方式。只有控制好每个部门、岗位的权利以及责任的权限,才能使各部门间相互监督控制,互相稽查审核,避免“越权”的现象发生,及时解决问题,规避风险,保证资金正常运作,保护财产安全。

(二)加强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

在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时,既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又要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制度规范的内容要具体且实用,注意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做出合理调整。当然,制度建设最关键的就是执行效果的问题,企业应当做好监督工作,使内控制度下达到各个部门,要使各个部门发挥其有效的职能,做好各自的监管工作,及时反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内控制度不再形同虚设。

(三)做好日常的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可以说是会计内部控制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企业应该重视财务的审计职能,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特设内审部门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财务审计,可以及时监控日常的收支费用,可以检查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更能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补救措施以规避经营风险。审计工作要贯彻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做到全面具体,审计人员更要公平公正,企业要防范审计工作受到内部人员控制,有效制衡公司股东、管理高层在会计信息方面的权力,才能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让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进展。

(四)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企业要严格把控从董事会下达制度,到财务等相关部门执行制度、细化内控工作到会计、审计等人员的全过程,做好每一道工作的把关。例如,在采购工作中,要杜绝不合理的费用开支,特别是重大项目的资金使用问题,更需要经过董事会具体研究讨论,根据相关流程逐层审批。又如,在处置资产时,要做好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了解清楚债务人的经济状况、处置前期的谈判过程以及处置资产的方式等问题,再对处置资产的方案进行审核,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监控还款的情况。在管理有形资产时,要定期做好盘点,防止资产出现不必要的损失、被他人无偿占用或变卖等。

(五)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

我们知道,衡量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看内部控制是否帮助企业规避了一定的风险,使企业处于稳定的发展状态。具体来说,企业应当整合风险管理的框架体系,先做好风险的评估工作,权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以及规避风险产生的成本,综合考虑企业承受风险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应对。

(六)做好全面预算工作。

企业应当具备完善的全面预算体系,从销售预算出发,制定好目标利润,以此为中心对生产产量、产品成本、相关费用做好规划,从而帮助企业做出正确决策,控制企业的投资、融资方向,最终落实到财务预算环节,预算好现金的流入、流出数额,编制相应报表。通过全面预算,可以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做好工作准备、梳理出具体工作流程,更能帮助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的。配合全面预算工作,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时更能找出侧重点,更能通过预计出的现金流方向来监督资金使用过程。在预算工作中注重内部控制,也能保证预算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企业领导层对企业全局、长远发展的认识。企业要将全面预算与内控工作相结合,使财务预算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好全程控制,主动、积极、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如利用中介机构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开发信息系统来方便内控管理,使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更为全面具体,发挥其有效的制衡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敏.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4).

[2]蒙文翰,曾繁荣.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探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 2010,(31).

[3]盂凡利.内部会计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朱荥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7,(1).

[5]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J].会计研究,2005,(7).

[6]谢冰.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管理世界,2010,(8).

[7]曹亚勇.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J].当代经济,2007,(7).

[8]冯均科.审计契约制度的研究:基于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的一种分析[J]审计研究.2004,(1).

[9]陈志斌.内部规范制定机制研究[J]审计研究,2008,(4).

上一篇:现代信息科技在会计学专业教学的应用实践 下一篇:未来会计目标与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