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时间:2022-06-14 12:38:19

汉语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角色,可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属于一定的团体。在团体里每个人都有一种身份,处于某一位,或分担一份责任,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去规定他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学校中,校长,教师,学生也各有其不同的身份和责任。当一个我按照自己社会身从所规定的责任或行这规范去行动时我们便充当教师的角色,与其他教师交往时要充当同时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又要充当父母,丈夫(妻子)或子女和角色。在汉语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如下新变化。如果仅从知识传授者的角度来看,教师和教学行为也将发生新变化。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重视“经”和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无肉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学习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有可形成良好大个性和分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21世纪已经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以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是仅仅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要贯穿于学习着和整个一生。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概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教学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和整个个性和整体素质和提高。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要让学生全面以展,并不时要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起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时现行教育存在有一个突出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这时要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目前在汉语课堂教学中出现和许多问题以及教学质量的低下,就于一刀切,统一要求有关。

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边,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找不到能适合任何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的科学依据。

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适应教师和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一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常见和汉语课文教学中,教师过多讲解,分析和说明比比皆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所以现在最为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四、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在问自己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那些,实在是说不清。这就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经理。而现代教学却在求我们每位青年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但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而是敢于创新,积累,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上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的一代新人。

其次,教学创造还体现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这就需在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综上所述,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想,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

上一篇:浅谈怎么样进行幼儿园体育活动教学改革 下一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方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