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乃民生之根

时间:2022-06-13 09:25:04

社会救助乃民生之根

【摘 要】改善民生,就必须关注社会救助。改善民生,须以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以底线伦理为价值原则,以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为根本抓手。

【关键词】民生;社会救助;社会公平;底线伦理

社会救助是指当社会成员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个人生理、心理等原因而陷入生存困难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或社会有关部门或个人依法给予其一定的物质或资金的援助和扶助,从而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在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尚书》便明确指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周礼》则曰:“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此后,随着社会救助思想及救助实践的深入,互助互济,帮危解困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在西方,制度性的社会救助源于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的《济贫法》,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战以后,“保障最低所得”、“缩小贫富差距”等社会救济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并付诸各国的社会政策实践中。

一、何为民生

“民生”一词最旱见于《左传》,书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意即老白姓的生活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其是否勤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生的含义日渐丰富。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民生主要是解决以衣食为核心的生存问题,那么,目前,民生则主要关注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问题。从社会管理的角度而言,第一,民生问题既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问题。生存是指民生必须以解决民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为底线,物质需要是民生之基;发展是指民生并非仅仅为了解决物质之需,须知生存是前提,发展才是目的。第二,民生既是公共问题也是权利问题。公共是指民生所涉对象并非单独个体,而是社会整体、千家万户,体现的是公共诉求,表达的是集体利益,关乎的是社情民意,因此,民生是政府必须面对的、无法逃避的责任与义务。逐步解决民生问题,无疑是民众权利得到进一步彰显的明证。第三,民生既是现实问题也是长远问题。现实是指举凡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交通、安全、社保等,无一不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无一不问题繁杂;长远是指只要有人类社会,只要民众的需求与满足之间存在矛盾,民生问题就永远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诚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言,要“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务必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积极建设和谐社会,努力改善民生。

二、改善民生,就必须关注社会救助

如果说民生是社会建设之本,那么,社会救助就是民生之根。社会救助作为现代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与生命周期以及经济周期有关,主要面向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人;社会福利原则上面向全体民众,属于最高层次、锦上添花,而社会救助主要是反贫困,属于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面向的主要是少数因疾病、灾祸等而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弱势群体。社会救助是典型的单向援助措施,受助者无需为此承担和履行任何义务,具有很强的人道主义色彩。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改善民生,首先就应关注和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窘境,给其提供帮助,提高能力,树立信念,使其履行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因为,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仅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且有违公平与正义之社会伦理精神,只有首先关注弱势群体,才能真正体现政府的责任与义务,才能急民之所需,思民之所想。显见,社会救助理应是改善民生的题中之义,改善民生,就必须重点关注社会救助,关注弱势群体。

三、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救助的思路

其一,以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既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原则,也是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的基本价值向度。如果说客观是事实判断,那么,公平则是价值判断。公平要求社会救助必须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无论是在政策制定还是实施中,都不能带有任何偏见。社会救助不仅关乎社会整体福利的增进,而且关乎社会个体幸福的增加。制定科学的社会救助并有效地实施,不仅是现代社会保持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而且也是现代社会个体及家庭保持自身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需要。基于此,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必须遵循合理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公平性与公正性相结合、普适性与特殊性相兼顾的原则——亦即坚持公平的价值取向,才能保证其“合目的性”要求,才能保证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使之具有最坚实的民意基础。显见,社会救助与伦理之间有着不解之缘,伦理赋予了社会救助更强的生命力,使社会救助具有更深刻的价值意蕴。因此,在社会救助方案、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中,必须坚持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其二,以底线伦理为价值原则。所谓底线,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普遍认可、符合善的最低、最基本要求、超之即不能承受的价值下限。底线原则在社会救助中的伦理精神具体表现为:应该且必须真正切实保障民众的基本生存需要。社会救助如果违背或超越了这个基本底线,必将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前提与合法性基础。民众,尤其是弱势群体,最底线、最基本的需要便是为个人以及家庭成员的生存获取物质条件。需要是行为的前奏,民众关于生存之需要必定内化为动机并外化为行动。不能满足民众最底线生存需要的政策,注定会被民众所抛弃,其结果是:政策制定者自己最终成为了政策的掘墓人。生存之底线在社会救助中主要表现为:民众无需为政府、社会付出智力与体力等劳动,然后才能得到物质援助(有时也包含精神等方面的援助),即民众所得救助是单向的援助,完全无任何义务、责任等方面的羁束。既然社会救助政策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民众付出与否、是否履责无关,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是否能得到社会救助为条件,对受助者予以任何方式的约束。笔者不否认受助者必须符合各种条件,但一旦受助者能得到救助,就必须无条件的给予救助,不得要求受助者承担或履行任何强迫性的义务。另外,基于社会救助的低层次性、最低保障性特点,任何形式的社会救助,都必须至少能保障受助者最基本的生存,笔者认为,此即社会救助缘何能保障民生、得到社会弱势群体接受、认可的关键之处。相反,如果社会救助失去了其最基本的底线伦理精神,使民众缺乏起码的“安全感”,甚至产生生存之“恐惧”,不能被社会接受、认可,那么,就意味着社会救助政策之失效。因此,在构建和实施社会救助方案时,必须以保障受助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存需要或不降低其原有生活水准为最底线原则。惟其如此,方能真正体现民生乃社会建设之本,社会救助乃民生之根的精髓。其三,以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为根本抓手。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社会救助工作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社会救助的政策措施不完善、救助工作力度较薄弱、救助资金供给不足等问题。因此,首先应从法律、政策上为社会救助铺开畅通之途,建立社会救助法、慈善法、涉及不同弱势群体的基本保障的各类保护法,建立与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灾民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方式,为亟待救助的群体构建一张严密的社会安全网;其次,应从体制上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全员可参与的、政事分开的、业务与监督相互制衡的社会救助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救助各项制度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高效性;此外,应加大人才培养、信息传播、平台搭建等配套工作的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的支撑体系。总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我们应坚持以发展型救助、多元化救助、宏观救助为特征,构建一个救助理念人性化、救助制度规范化、救助手法多元化、救助资源社会化、救助管理效率化的科学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参 考 文 献

[1]底线的普遍主义伦理学意蕴颇受学者们的重视。例如我国著名底线伦理学者何怀宏认为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之中,人们既可以追求各种各样的目标,也可以做各式各样的事,但总有一些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这就是道德(伦理)底线(参见何怀宏.底线伦理-道德观点[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参见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华夏出版社,1987

上一篇:基于信息熵的投资组合模型研究 下一篇:基于指派问题的货位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