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洞穴设计思想在现代居室空间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13 06:03:27

浅谈洞穴设计思想在现代居室空间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洞穴为源点,通过对洞穴形态特征、空间特征以及材质的分析,把洞穴中的优秀设计思想加以提炼并进一步应用到现代居室空间中,把洞穴的形态美、空间神秘与材质的淳朴自然带进室内,给人大自然的回归感和亲切感。希望在目前国内住宅的套型设计中相关部分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洞穴;居室;自然;回归

自然是一位渊博的老师,它身上到处都流露着知识和学问;自然还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她处处都有美的蕴含。我们人类起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更应回归于自然,把自然中这些美化的东西借鉴到我们生活中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洞穴是古代社会人们最早的起居室,到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人们旅游参观的一个陈设。古人在这里居住是因为他有居住的基本功能,现代人参观是因为它有美的亮点。在现代居室空间中把这种居住与美的特征加以提炼与在应用,将是居室空间设计的一个新亮点。这将迎合以人为本、解放个性、溶入自然这个现代人的生活追求。

一、对洞穴的思想认识

(一)洞穴的结构形态

在古代洞穴是人类居住的场所,它可以躲避风雨与猛兽袭击和繁衍后代,在当时算的上最佳天然洞室。洞穴形态的神奇奥秘,各种特殊造形的玲珑剔透鬼斧神工令人暇想不已,在原始社会它鬼斧神工、天造地设。在现代社会中它依然存在智慧思想和可利用的价值。

第一,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洞穴空间既具有内部空间的属性又具有外部空间属性。从广义上讲,相对于外部开敞空间的封闭性空间洞穴内部空间具有内部空间的属性;洞穴内部空间是由岩体围合而成的,与现代由墙壁、地面、天花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具有相同的属性;在洞穴空间中并常有一些狭小、低矮或通道式空间,与人们对室内空间中走廊的空间感受相吻合,更易使人产生处于“内”的感受。在这样的低矮空间中辅助灯照,可以创造一种温馨感和现代感。

第二,从洞穴空间构成要素的来看,水面、岩体等是这些客观存在形式,在形象上与人工建造的居室空间有着的很大的差别。洞穴的宏大空间往往使人产生山川峡谷、溪流沟涧这些类似自然界的感觉,这与外部空间给人们的感受是一致的。正因为洞穴空间具有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双重属性,所以我们在现代居室空间借鉴和利用上要注意这种空间的转换,并合理处理室内空间中各种空间的交叠与穿插,进而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与特色。

(二)洞穴的空间特征

一方面,洞穴空间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以遮蔽风雨,防风防寒,可以给人们某种安全感;另一方面,洞穴较为深邃、阴暗能让人产生某种神秘感和恐惧感。洞穴的冬暖夏凉、防风防寒的特性在居室空间中是可以汲取的优秀特征。神秘感可作为现代居室的私密空间的重要来源而成为有利因素;但是这种深邃与黑暗,给人带来远离光明与熟悉事物的恐惧感与不安全感是现代居室空间应该避免的然而洞穴中这种潜在的、无法控制或预知的景致也恰恰是神秘感的来源,我们在利用和回避之中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这种点。

二、洞穴设计思想在现代居室空间中的应用方法

(一)洞穴形态在现代居室空间中的应用

在洞穴空间中并常有一些狭小、低矮或通道式空间,与人们对室内空间中走廊的空间感受相吻合,更易使人产生处于“内”的感受。在这样的低矮空间中辅助灯照,可以创造一种温馨感和现代感。

(二)洞穴的材料在现代居室中的体现

现代人么所追求的自然美蕴藏在大自然之中,现代居室设计中的自然美离不开材料的表现。

1.洞穴材料的质感在现代居室中的体现

洞穴岩石在各种自然力的作用下产生出来一种天然淳朴的肌理美,我们可以把这种肌理美提取出来直接运用到居室空间设计中,这种天然的纹理纯朴,能带给人们回归自然的感觉。

2.洞穴材料的色彩在现代居室中的体现

自然环境色彩,是人类认识色彩的基础,也是色彩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长期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处中,人们逐步的形成了对色彩的心理意识和象征性的情感认识。在室内环境色彩中,由于洞穴中的石材、黄土等自身的色彩效果,给人以温馨、朴实的感觉,应用到室内设计中,能给人返朴归真、回到大自然的真情感觉。

3.洞穴的材料性能在现代居室中的体现

自然美是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新追求,材料作为作品形成的主要元素所起的作用是关键的,材料的自然美决定和影响着室内设计的自然美。在室内设计中我们会应用不同类别的装饰材料,每种材料都有其自身的性能,它的性能决定它被应用的位置,性能的体现通常是在先满足人们使用功能需要的同时还要表现出它的自然美。如石材的应用一般都会考虑它的使用环境是防水的、易于清理的、耐腐蚀的等特点,还要考虑它的自然美的体现。

三、结语

我们渴望回归自然,住在一个像大自然一样优美、清新的环境中,然而我们却不能实现完全意义的回归自然,我们对居住有着保护、温暖,休息、起居、饮食、待客等各方面的特殊要求,所以我们只能尽量接近自然,把自然中的一些经典要素引渡到居室空间中,尽量实现与自然的亲近,创造人与自然更多相融的环境。本文对洞穴形态、洞穴空间、洞穴材质等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分析,希望在现代居室空间能够起到某种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学晨.洞穴与建筑[J].建筑论坛,2009.12.

[2]王晓岷,回归建筑本原[D],安徽: 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6.

[3]陈治邦,陈宇莹.建筑形态学[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6.12.

[4]刘先觉,生态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

1.王莉莉,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工业产品造型。

2.张建平,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一篇:服装设计中的解构艺术 下一篇:浅议男性在现代女性时装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