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13 04:13:21

浅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语言,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的一面镜子,是思想、文化的具体表达方式。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没有掌握一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和语用规则,就不能真正读懂英语文章,甚至会出现在认识每一个单词和句子的情况下,还不明其内涵或造成误解的现象,例如:“blue”(蓝色)在汉语中的联想是美好的,像“宁静的天空”“湛蓝的大海”,但在英语中它常表示“不快”,如“in a BLUE mood”,“having the BLUES”(情绪低沉忧郁、沮丧、郁闷),“in a BLUE day”(倒霉的星期五),“blue”又用来表示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高贵:“He is a real BLUE blood”(他是真正的贵族)。学生如果对此缺乏了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外来语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英美历史和语言文化知识,还需熟悉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碰到如“Thanks Giving”“April Fool”等等。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又如观看纪录片《走遍美国》,如不了解美国的文化背景,那么对剧中人物直呼长辈其名就会觉得难以理解,因为这在中国是极不礼貌的。

教材中有许多情景教学内容,如初一教材“How old are you?”“Ah, it’s a secret!”“How much is your salary?“Where are you going?”中国人用来表示关心,而对西方人来说则是不礼貌,不尊敬,特别是个人的收入,这些是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另外,女性的年龄更应避免谈及,否则就不礼貌。这就表明了同样的社交行为在这个国家是礼貌的,而在另有国家却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又如初二教材“What a beautiful day!”“Yes,it’s beautiful,isn’t it?”英国人见面时爱议论天气,几乎成了见面的问候语。这是因为英国地处北欧,是一个岛国,英格兰任何地方离海洋都没超过120公里,属海洋性气候。冬季多雾,终年有雨,气候多变,乍晴乍雨,对居民生活和英国文学艺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上课时还可以顺便介绍“为什么英国人手里总是拿着一把伞?”“为什么英国没有climate(气候),而只有weather(天气)?”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感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又如Ann’s birthday,英美人士过生日常邀请亲朋好友举行聚会。比较尊贵的客人还要发帖邀请;比较熟悉的朋友之间邀请可以采用非正式的形式,如口头打招呼或通电话。接受邀请的人要弄清时间地点,应准时到达。否则事先要说不到或晚到,以免让人久等。参加生日聚会一般要备礼品,见面应向主人祝贺“Happy birthday!”聚会开始时点燃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让主人吹灭。大家唱生日快乐歌曲,然后分吃蛋糕并用餐。在餐桌上,主人问“Would you like...”时,应实事求是,想吃就说“Yes,please,thank you.”也可以自要“May I have...please?”英美人士在饭桌上一般礼貌地给客人夹一次菜,不像中国人不停地给客人夹菜添饭。要随便,想吃就吃,但不能张大嘴狼吞虎咽地吃,也不能发出声音。否则别人认为你没有教养。吃饱了可说“I’m full.It was delicious!”英语国家的人接受礼品时,在征求送礼人同意后一般当面打开;而在中国这样做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对送礼人最好事后写信或口头表示感谢。举行了一次成功的聚会后,应向帮助自己的亲人或朋友表示感谢。这些待人接物的习惯表示了礼貌、友好,是良好的文化素养。这与中国的文化习惯,待人接物不同。利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待人接物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

诸如此类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在我们的初高中课本中不胜枚举。介绍一些有关背景知识,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正确进行口语交际,理解原文,提高阅读和写作,正确遣词造句和运用英语的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初高中英语教材.

[2]元鲁霞,王初明.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2.

作者单位:四川省甘洛中学

上一篇:浅析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下一篇: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