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课堂提问例谈

时间:2022-06-13 07:38:29

初中音乐课堂提问例谈

美国教育家斯特林·G.卡尔汉说:“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由此可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放眼我们的音乐课堂,“提问”往往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问的内容随意,没有思考的价值,只停留于问题的表面,缺少探究性;提问缺乏新意,让学生产生听觉疲劳,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了。那么,在课改精神逐渐深入人心的今天,如何在音乐课堂上开展有效提问,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思维活跃呢?笔者结合音乐课堂教学的实例,探讨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一,问题设计要新颖独特,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颖独特的事物充满兴趣,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愉悦而又充满趣味性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兴味盎然地投身其中。另外,问题本身要成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原动力,唤起学生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如《温馨家园》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两个音乐片段。(多媒体课件播放凯丽金的萨克斯曲《回家》。接着,老师充满感情地演唱潘美辰的歌《我想有个家》。)师:你能说出这两首曲子的曲名吗?生:凯丽金的萨克斯曲《回家》和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师:回答得很好,这两个曲名中拥有一个共同的字——生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家。(大屏幕突出显示课题“家”。)师:这两首曲子让你对“家”有何理解?生:略。

师:家是我们在学习中,在生活中感到疲乏时的避风港,是包容我们所有喜怒哀乐的温暖的小巢,是催发我们不断积极进取,努力奋发的动力源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组有关“家”的音乐作品。

在新课教学之始,通过教师设计出这种贴近学生心灵的提问,导入新课,学生感觉轻松自然,问题问得更契合学生的情感,从而为优化新课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了条件。教师从学生最感兴趣的通俗音乐入手,简短的提问,巧妙的比较,不仅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家”,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人入胜。

二、问题设计要关注学生主体,具有一定的递进性

课堂提问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让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歌曲《故乡的云》这首歌时,笔者对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在设计问题时根据学生的水平,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近及远,层层递进,让学生的思维在所设问题的坡度上步步升高,在初步体验音乐的基础上,使学生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得到升华。下面是《故乡的云》的教学片断:

师:听了这首歌,谁能告诉大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运用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述,对回答精彩的同学给予鼓励。师:你能否从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来分析这首歌曲?生:旋律委婉深情,节奏舒缓自然,把对大自然的描绘与主人公的思乡之情紧紧联系在一起,抒发了海外游子对祖辈生息繁衍之地的思念之情。

师:你觉得哪几句最能表达思乡之情?唱一唱,表达一下你的感受(可以加上表情动作)。生:略。

师:老师已听到你们想念家乡的心声了。今天,我请了一位真正的海外游子,让我们听听他是怎样倾诉思乡之情的。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费翔首次在祖国的舞台上含着热泪演唱《故乡的云》的情景,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费翔作为一名海外游子炙热的爱国热情。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一起和着乐曲演唱起来,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提问设计要针对关键,具有一定的探究引导功能

问题设计只有针对关键,切中肯綮,有的放矢,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把握住课堂教学的关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学生由这一问题而产生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课内到课外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在教学中,可以用一组问题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前后迁移,纵横联系,达到整体把握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温馨家园》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刚才我们欣赏演唱了一组“家”的音乐作品。现在我们回顾一下,三首歌表现了什么情感内容?

生:《让爱住我家》表现了家的温馨、甜蜜。《家》表现了对家乡的眷念和热爱。《月之故乡》表现了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思念和盼望祖国统一之情。师:你觉得哪首歌在情感表达上范围更大一些?生:《月之故乡》。

师:为什么?学生在短暂的讨论后纷纷发言:生1:因为第一首歌表现了家的温馨,第二首歌是对家乡的思念热爱,到了第三首歌已经上升到祖国的范围了,升华了歌曲的主题。生2:《让爱住我家》和《家》是“小家”的角度出发,而《月之故乡》已经是从“大家”的角度出发了。师:“家”团团圆圆才是最幸福的,大家来说说今天我们这个“大家”还缺了谁吗?生:台湾。师:好,就我们这个“大家”的现状,你能否为《月之故乡》创作一段歌词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

在本环节中,笔者选择了三首“家”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围绕作品欣赏演唱的同时,步步设疑,层层递进,不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开展比较,让学生在学会挖掘作品人文内涵的同时,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发挥其创造性,从而使他们在体验小家的温馨、吟唱大“家”的温暖的同时,不断升华情感,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学实践证明,精彩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更能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不断被点燃,使他们处于情感和思维的亢奋状态,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总之,教学是开启学生智慧的事业,教师的教学艺术应当包含问题设计的艺术和善于提问的艺术。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发现,不断挖掘,精心设计,契合学生的需要,就一定能通过优秀的课堂提问,不断将学生引入充满迷人魅力的音乐殿堂,使广大学生不断感受音乐课堂的精彩纷呈、灵动飞扬。

上一篇:关于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心怀大爱,进德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