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在培养中职生个性特点上的作用

时间:2022-06-13 06:57:58

浅谈语文教学在培养中职生个性特点上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9-0101-01

摘要: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现代教育理论的构建下,语文教学及教研不乏新人倍出。但语文教学质量偏低仍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感悟,重模式、轻个性是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突出弊端。离开丰富的语言积累,缺乏对语言运用及优美意境的感悟,没有充分的个性培养,是很难培养出较高语文素养的人才的。那么在新的教育技术指导下,在新的教育理论实践中,语文教学恰恰在这些方面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育 积累感悟 个性培养

1 学会积累

传统语文教学特别注重熟读成诵的习惯培养。而背诵又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要求。凭着这种带有强制性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受到了古圣先贤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召、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滋润。尤其是趁着记忆力旺盛的时光广读多背,积累下了一笔终身受用的语言财富。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传统语文教学以积累为突破口,闪烁着辩证法的光辉!清代黄宗羲在《论文管见》中说:“要使古今体式,无不备于胸中,始不为题目所压倒……余尝见小儿搏泥为铳,击之石上,铿然有声,泥多着声宏。若以一小丸为之,总使能响,其声几何?此古人所以读万卷书也。”[1]所谓“备于胸中”就是要将纸上文章变为心上文章。心上文章积累多了,死的语言材料就会慢慢地转化为活的语感能力。朱光潜先生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一文中回忆了他诵读古文后的感受:“头脑里甚至筋肉里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字造句的姿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2]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然而,时至今日,语文课堂很少有学生的琅琅书声,却充斥着繁琐的理性分析,陷入“思而不读”的怪圈。对于文章形式的分析可谓具体详尽,而对文章内容却没有几篇能入心入骨。这种重讲轻读的结果如何呢?语言贫乏、句式单调,结构程式化几乎成了学生写作的通病。形式上的条分缕析,使学生失去了一份在诵读中唤起生活体验、引发联想和想象的“读”书之乐。

忽视诵读、注重讲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应试教育迫使教师不得不追求知识点的落实,把完整的课文内容变为印证知识点的语言断片;二是对于启发式教学的误解,课堂上问来问去,导致思维训练和语言积累一手硬一手软;三是教材本身要求背诵的篇目少。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经世济国、仁政爱民的儒家思想为世界推崇,诗歌、散文、辞赋园地中堪称奇花斗艳、姹紫嫣红。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不在金子般宝贵的少年时代努力记诵,对个人发展和民族未来都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格式与方法没有掌握,可以在工作上弥补,积累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应多注重在传统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积累,充分积累。

2培养悟性

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的同时主张精思。思什么,如何思,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主体感悟。这种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郁的东方色彩。西方人重逻辑和实证,东方人重妙悟与直觉。因此,中国古代的文艺鉴赏者从不使用内容、形式、主题、思想等抽象的批评概念对具体对象作细致的分析和界定。他们强调心领神会和得意忘言。在他们眼里,文学是作家的人生体验,以浑然感悟的方式去把握比纯粹的理性分析更可能接近艺术的真谛。古人读书向来不重分析重感悟,主张在积累中体悟做人和为文的可行之道。感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需要阅读主体具有全面的观念,能够于文章中知心见性,它与各人的知识积累、社会阅历、人生体验和个性气质都有很大的关系,这正如参禅悟道,全在个人修养。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它不像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那样具有完整的系统和严密的逻辑性。但我们的做法往往是人为地抽象出语文知识系统,并以各种各样的知识目标使评议教学活动在理性的框架中就范。于是,融汇了作家生命感受的文章变成了枯燥的知识图解,完整的课文被肢解得零零散散。这种观点和加材料式的知识传授,对号入座式的“能力培养”,是一种急功近利的逻辑实证,与直觉思维的培养近乎背道而驰。

当然,语文教学并不排斥理性,它是感性与理性的双重统一。我们要很好地把握其中的分寸。正如章熊所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本末倒置,知识概念不是用来分析语言现象的手段,而是成为学生穷究的对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发展个性

语文教学要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一元走向多元,关键在于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对教师个性的保护。传统语文教学极力推崇“虚心涵脉,切已体察”的读书方法,就是要反对理性概念的先入为主,反对穿凿附会,提倡在涵脉体察中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个性化的反面是模式化。当前语文教学热衷于探索模式。老师们在形形的模式化教学使他们固有的教学个性日渐消失。我们并不否认模式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个性的发挥。无论如何,在“人”、“文”、“理”三者的关系中,“人”始终是第一要素。就写作而言,目前的一些写作指导书,动辄归纳出数十条技巧,它们都从阅读中抽象出来,又被阐释得玄而又玄。我们无意否认技巧之于写作的意义,但技巧果真有那么神吗?林语堂先生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初学文学的人听见技巧之讨论――小说之技巧,戏剧之技巧,音乐之技巧,舞台表演之技巧――目眩耳乱,莫测高深,哪知道文章之技巧,于作家之产生无关,表演之技巧与伟大演员之产生无关。他且不知世间有个性,为艺术上文学上一切成功之基础。”[3]他劝导人们不要在写作技巧这些肤浅的问题上空费功夫,而要学会如何表露自己灵魂深处的东西。那才是你具备的个性所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语言是基础,要重在积累;思维是关键,要强调感悟;人格塑造是终极目的,要注重个性培养。做到这几点,对弘扬语文教学传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宗羲文集》,第108页,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 《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2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 《林语堂文集》,第7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上一篇:浅谈雷电的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 下一篇:有关课堂提问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