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初探

时间:2022-06-12 11:28:44

语文教学中渗透艺术教育初探

语文教学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语文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艺术美感的熏陶,乃至人格个性的塑造,都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这一门艺术中则更要重视艺术美感的熏陶,把艺术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上得有趣些,学生会出现乐学的场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当人们的心理处于兴奋状态时,工作效率特别高。课堂上学生只要兴奋起来,乐学场面才会出现。要让学生乐学,我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充分体会到要融艺术教育于语文教学中。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进入20世纪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智力对培养人才所起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提高,人们发现,情感、意志、品质对于人的成功往往起着比智力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人的健康的情感。又与长期的艺术熏陶有密切关系。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艺术教育。诚然,艺术教育有专门的音乐、美术课。但语文教学中利用文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不可少的。作为一门最具综合性的语文教学中,相应地渗透艺术教育,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其兴奋度,诱发其创新灵感,不仅增加了语文课的趣味性,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艺术教育,使语文课上得有趣些,并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呢?我认为要挖掘语文教学中的艺术资源,以下几件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 举办小型故事会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举办小型故事会,将读和说的能力培养与道德品质的形成相结合。语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小型故事会可以引导学生多读、多说。要做到言之有物、会说,必须多读。开卷有益,只有多读,才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我在讲授完“传记”这一单元后,试举办了一次“两分钟故事会”。这一单元的重点课文是《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教学目的之一是学习廉颇、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针对这个目的,我设置了一个课外活动。让每个同学准备1~2个小故事。并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第一,主题必须体现民族自豪感或自我奉献精神;第二,篇幅不能太长。在两分钟左右讲完;第三,情节要符合传记的特点;第四,采取抽签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演讲。结果,每个同学都作了认真的准备,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其中不乏 精彩的故事。如昭君出塞,谭嗣同舍身变法等等。这次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巩固了传记文学的结合所学教材基本特点,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他们见识,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

二 适当做一些小表演

初中学生表演欲望强,善于表演。我在教《皇帝的新装》、《花的话》等课文时,让学生进行了表演。学生为了“演出”成功,首先弄清故事情节,以免演得相互脱节,连贯不上。其次。要对内容进行适度改编,取舍,概括。以免弄成死背课文中的每一个字。另外,更要揣摩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以便配上适当的表情,动作;要准备必要的道具,以便表演得更真实。虽然没有灯光,背景等。但看平时沉默寡言,腼腆害羞的“马大个”,此时的皇帝演得淋漓尽致,丑态百出!再看,那位小女同学表演的骗子,那表情、动作,你不上当不由你。看着同学们台上的表演,瞧瞧下面同学们蠢蠢欲动的,笑得前仰后合的……课堂在一阵阵自发的热烈的掌声中轻松愉快地结束。我想:同学们是多么爱表演啊!他们建议:老师,请多搞几次吧!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培养了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

三 运用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一本书,一支粉笔。讲解一些较复杂、抽象的内容时,既费时费力又难以讲清楚。而运用多媒体则正好弥补这种缺陷。它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繁为简,图文并茂,形声结合。如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时,通过课件展示威尼斯的迷人风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中“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时,通过展示翡翠与漓江水的图片,使大家获得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多媒体的使用从根本上激发了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巧妙地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 活跃课堂,做到生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创设民主、平等的思考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进行多向思维。

2.设计各种活动课,让学生在“竞争”中互动。可根据课文需要多设置些学生感兴趣又有助于能力培养的活动,比如:制作黑板报,请柬;收集整理名言警句、诗词等;或者是排演课本剧;对课文加以想象后的叙写改写,组织学生开展辩论比赛,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起不同见解的争论等。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利用各种活动,如猜字谜,打歇后语,做游戏或实际操作等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语文能里的发展。

3.多样化评价。依据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由学生之间开展班评、组评、互评等,学生相互评价中,常会有来自同伴赞赏的声音,他们会指出哪个同学发言最积极,谁提出的办法最妙等,为争取能在小组中有所发现或表现,这个欲望大大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五 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通常是开展教学的重要场所,其优点有二:一是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二是符合学生的天性,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因此,我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的兴趣,指导学生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词语接龙、成语比赛、猜谜语等活动,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练习听说读写能力,使课外活动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二课堂。

上一篇: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及解题步骤 下一篇: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师素质和角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