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12 10:17:10

高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模式研究

摘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以行动为设计导向,能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在高职一些工科专业实施效果较好。在会计专业应该如何实施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教学模式呢?本文将就此问题做一探讨研究。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会计;实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27-02

0 引言

一体化教学模式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即双重职业训练,是指学生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和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平行进行,企业训练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目前我国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指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1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训现状

1.1 实训体系安排方面 目前高职会计实训安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对应的课内实训,如《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统计基础》等课内实训;第二阶段是集中时间实训教学,一般安排在课程结束的最后一周或两周进行,《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EXCEL在财务中应用》各实习一周,《中级财务会计》实习两周;第三阶段是专业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后半学期和整个第六学期。这些实习教学都建立在会计知识理论先行的前提下。以学会每一章节知识或每门课程知识为前提来完成企业经济核算。由于校内没有仿真实习基地,第一、第二阶段的实训均为在教室模拟实训或者在机房软件模拟实训,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个阶段的顶岗实习存在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顶岗实习不够重视,而是学校在管理监督方面力度不够。

1.2 实训内容安排方面 目前会计实训内容的选取采用的是模拟企业资料和经济业务的方法,即在学生学习会计相关课程中或者之后,给定企业一个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让学生按规定的核算程序和方法,用手工或电算化软件完成经济业务的核算。如《基础会计》课程为期一周的实训,选取的实训材料为某一工业企业一月发生的经济业务。学生按照会计核算流程和指定方法模拟实训。由于在实训中虚拟了会计主体,虚构了会计核算环境等,学生只能用指定的方法与程序进行核算,学生只是生搬硬套地完成简单技能操作,谈不上真正掌握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也无法得到真正提高。

1.3 师资队伍方面 尽管学校很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目前师资队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会计专业教师大多为高校毕业直接步入讲台,行业企业经验欠缺。第二,年轻化的队伍充满了活力,但是经验不足。教师队伍理论教学水平较高,但是在实训教学方面就成为构建理实一体化实训的瓶颈。近几年会计专业教师队伍中“双师素质”和“双师”的比例不断提升,但是达到真正意义的“双师素质”和“双师”能力的教师屈指可数。

1.4 实训场地方面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在校内实训场地建设方面比较到位,有手工实训室,电算化实训室。但是在校内仿真实训场地建设方面鉴于各种因素,比如资金方面、学校政策方面、校内场地方面等,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第二阶段的实训流于形式。学生第三个阶段的实训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力度,目前高职会计专业院校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次,比如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书、签订校企合作意向等。不能真正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训实战平台。当然出现校企合作困局有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原因。从宏观上来看,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对参与高职建设的行业企业相关的政策支持,如在税收,基地建设贷款等优惠,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参与积极性不高。从微观上来看,校企合作没有得到高职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一些人认为只要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就可以确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导致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没有任何实际效果。

2 针对现状提出理实一体化实训构建建议

2.1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训课程体系 本着就业岗位为导向的会计实训课程设计应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在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训课程体系的时候深入行业和企业做深度调研,同时在就业学生中做相关调研,开设与就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在充分考虑会计工作任务前提,针对会计职业岗位(群)能力需求,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设置实训课程。

2.2 实训内容选取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实训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反映新技术、新准则和新方法。由于职业能力是通过具体的工作过程获得,所以会计实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该归结于会计工作过程,实训内容应针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流程性和核算内容的线条性来加以选取。会计工作过程的流程性是指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账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核算内容的线条性是指企业资金运动的主要环节,包括资金筹集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形成与分配。

2.3 加强一体化教师的培养 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项复杂而具有挑战的工作,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因此必须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师团队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如让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学习、顶岗锻炼、脱产或半脱产下企业实习等途径提高老师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2.4 三管齐下,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场所 实训场地的构建要根据实训体系的三个阶段安排来实施。第一,校内模拟实训室实训。将会计专业技能按类别分为若干教学项目,通过校内手工实训室模拟工作情景。第二,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习。比如在校内建立校园模拟超市作为会计教学实训基地,将会计各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轮流担任超市会计员、核算员、收银员工作,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相应实训指导。第三,在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训。会计校外实训基地应以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作为实训平台,建立多个稳定的、长期的“学校+会计师事务所”或“学校+企业”校企合作形式。

理实一体化实训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实训模式,但这种实训模式不是理论和实习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升华。只有教师真正地更新了教学理念,真正转变了教师角色,真正找到了一种具体的、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了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夏章建.高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2]金月波.对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的若干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3]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4]陶晓峰.高职会计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C].南昌:南昌大学,2009.

[5]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垄断平台视角下的社交网站双边市场定价模式分... 下一篇:地铁通信传输系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