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护心脑

时间:2022-06-12 06:43:35

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风素,也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总胆固醇高于7.758毫摩尔/升者,90%会发生冠心病。亚太地区的一项研究发现,总胆固醇每增高1毫摩尔/升,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就增加25%……

降脂治疗,保护心脑

最近许多研究发现,降血脂治疗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可沉积在动脉壁中,形成斑块,斑块有“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之分。降脂能使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减少,防止斑块形成,减少“稳定斑块”导致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使“不稳定斑块”变得稳定,减少斑块破裂风险,从而防止急性心肌梗死、猝死、急性脑卒中等事件的发生。在一项研究中,一组冠脉综合征患者接受标准调脂治疗,另一组接受更积极的强化调脂治疗。结果发现,强化调脂组比标准调脂组发生的心脏事件减少了16%。而在一项达标研究中,冠心病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达到< 2.56毫摩尔/升的目标,与未达标的患者相比,总死亡率和发生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率均降低50%左右。低密度脂蛋白一定要达到目标水平或目标幅度,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再发。降脂治疗可使重要冠心病事件减少34%;可使中风事件降低21%;对冠心病、中风的复发有预防作用,能从源头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积极调脂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措施。

降脂药,“狙击”心脑血管病

目前,临床上供选用的调脂药物主要有:

1他汀类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还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首选药;

2贝特类非诺贝特等,高甘油三酯血症病人的首选药;

3烟酸类烟酸缓释制剂等;

4胆酸螯合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等;

5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等;

6其他调脂药普罗布考等。

其中,他汀类是最理想的药物,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基石。

个体化用药,合理降血脂

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合理选择降脂药。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者,降脂治疗应该更积极,应长期控制血脂达标。

患者陈女士,52岁,因连续3天口周发麻,右侧肢体无力而来院。1个月前有类似的表现,1小时后缓解,当时未经注意。

检查:构音含糊,右侧鼻唇沟浅,右侧肢体肌力4级,头颅CT证实左侧基底节脑梗死,血糖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总胆固醇4.9毫摩尔/升,甘油三酯2.26毫摩尔/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0.9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95毫摩尔/升。

诊断:脑梗死、高脂血症。

治疗:选用拜阿司匹林100毫克/天口服护脑,及阿托伐他汀20毫克/天降血脂治疗。服药期间,4周、8周及12周复查血糖及肝肾功能正常,血脂逐渐下降。12周后复查血总胆固醇为3.19毫摩尔/升,甘油三酯0.3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22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1.7毫摩尔/升,血脂指标已达标。予以阿托伐他汀减量为10毫克/天维持中。患者主诉肢体无力,沉重感已改善,右侧肢体肌力4级+。

益心脑,

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起

在进行降血脂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其他危险因素,把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降至最低,如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其中,重视非药物性治疗,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也是护心脑的重要措施之一。

患者刘先生,42岁,白领,头昏1周伴全身疲劳感来院。血压轻度升高,3年服降压药治疗,近1年血脂轻度异常及体重超重,近3年基本不走路,也不步行上下楼梯。

检查:心、肺、肝未见阳性体征;双下肢肌肉轻度废用性萎缩;体质指数(BMI)26千克/平方米(正常BMI≤24千克/平方米);心电图、心超、胸片正常;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超声可见动脉内有小软斑块,管腔通畅;血肝肾功能、肌酶、血糖正常,血总胆固醇5.20毫摩尔/升,甘油三酯2.26 毫摩尔/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0.9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95毫摩尔/升。

治疗:选用阿托伐他汀20毫克/天调脂、软化斑块治疗,结合治疗性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控制,降体重,减肥,每天步行半小时上班。服药期间,4周、8周及12周复查血糖及肝肾功能正常,血脂逐渐下降。12周后复查BMI 24千克/平方米,头昏、疲劳感消失。血总胆固醇4.02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33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1.25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2.52毫摩尔/升。予以阿托伐他汀10毫克/天减量维持。坚持长期调脂、软化斑块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是控制血脂异常的基本和首要措施。近年,临床干预试验表明,恰当的生活方式改变,对多数血脂异常者能起到与降脂药相似的治疗效果,在有效控制血脂的同时,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治疗性的生活方式改变是指针对已明确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不良饮食、缺乏运动、肥胖等,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予以改善,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选择含低密度脂蛋白的食物(如植物固醇、可溶性纤维),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育活动,采取针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措施(如戒烟、限盐以降低血压等)。

因此,应该提倡清淡饮食,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特别是合并高血压病的老年人,更应减少盐分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宜食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并且,合理膳食,少食多餐,这是因为,暴饮暴食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有人观察109例心绞痛患者,发现其中33例为饮食过饱所诱发,占30.3%。注重饮食调养,可适当多吃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如粗粮(提倡粗细粮搭配)、干豆类、蔬菜和水果等,膳食中的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作用;同时可食用具有降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的食物,如洋葱、少量红葡萄酒等。调整饮食,从源头上抓起,每餐少吃一口,每晚少吃一口。

从现在开始,管住嘴,迈开腿,开展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健康就在你身边。【110745】

上一篇:新型鞋垫,给力膝关节 下一篇:伤口缝针,是否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