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医学》让我爱上科普创作

时间:2022-06-12 03:52:44

《大众医学》让我爱上科普创作

专家简介

周小寒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综合性医院肿瘤专题组副组长,医学科普作家。擅长肿瘤的预防和综合治疗。

我与《大众医学》打交道始于的后期。那时候,《大众医学》与众多期刊一样,在中被迫停刊。《大众医学》在1978年复刊前,曾改名为《群众医学》,编辑出版过一段时间。当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老编辑周明德先生(现已作古)来找我,希望我为《群众医学》写稿。由于我以往很少撰写医学科普文章,怕写不好,一时没敢答应。后来,我的老师颜和昌主任和巫协宁医师鼓励我,让我试试看。于是,我便提笔写了起来。出人意料的是,我的文章很快便在《群众医学》上发表了。虽然当时写稿是没有稿费的,完全是“为革命”而写稿,但作品能够发表,并得到了群众认可,我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并一发不可收,变被动写稿为主动写稿。1978年,我在周明德先生的鼓励和帮助下,出版了我的第一本医学科普书――《常见疾病的饮食》。不久以后,《群众医学》重新更名为《大众医学》,《大众医学》正式复刊。

我在《大众医学》上发表的稿件中,最出名的一组稿件是《急诊医生札记》。我于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是“”前的“末代”医生。“”十年,再没有新医生分配到医院。因此,需要翻三班、最苦最累的急诊室,成了我们这些“末代”医生的主要“战场”。因此,我对急诊工作非常熟悉,感想最多,遂萌生了写《急诊医生札记》的念头。1981年,我给《大众医学》寄出了第一篇《急诊医生札记》,题目是《便秘可引起老年人暴死》。文章中既有实例,又有深入浅出的科学道理,还有医生的感触,一气呵成。不出所料,该文引起了编辑部的高度重视,编辑们认为这类文章很实用,很有吸引力,要我就这一专题继续写下去。于是,在之后的数年中,我总共在《大众医学》上发表了近20篇《急诊医生札记》。其中不少文章在《大众医学》编辑们的指导和修改下,成了精品,被选编入一些医学科普书籍或被转载,还有数篇被上海市医学科普创作协会评为优秀作品,如1988年第8期在《大众医学》上刊登的《危险的星期一》一文,被评为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此外,《小不慎酿成的大祸》《莫把生命当儿戏》《昏厥――急诊室的常客》等获奖作品均是发表在《大众医学》上的。

可以说,《大众医学》既是我科普创作的引路人,又是我得奖作品的播种地。我对《大众医学》是有深厚感情的。

近日,在受邀参与《大众医学》健康热线咨询时,欣闻《大众医学》将迎来60华诞。在此,我衷心祝愿《大众医学》能越办越好,为更多百姓造福。

上一篇:患了“类风关”,且看中医巧调治 下一篇:尿毒症患者不必急于“换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