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腰肌劳损影响因素与预防

时间:2022-06-12 12:04:53

浅析大学生腰肌劳损影响因素与预防

摘要:随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健康知识的薄弱,部分高校学生出现了腰肌劳损。针对此现象,本文从积累性损伤、急性腰扭伤等多方面分析高校学生诱发腰肌劳损的主要因素,从而提出大学生如何预防腰肌劳损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腰肌劳损;影响因素;预防

腰肌劳损,又称腰臀筋膜炎,或称腰臀肌功能性疼痛,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细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1]。其临床表现为腰部酸痛,时轻时重,缠绵不愈。酸痛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与天气有关。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活动时会有牵制不适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显著加重,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并可有肌肉痉挛,腰脊柱侧弯,下肢牵制痛等症状出现[2]。可见大学生腰肌劳损应该引起社会人士包括个人、家庭、高校和医院的高度重视。

1.大学生腰肌劳损的影响因素

1.1积累性损伤 大学生腰肌劳损和积累性损伤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超过正常活动范围的活动或超过正常承受能力的长时间的活动都是腰肌劳损发病的影响因素。在日常学习、劳动、生活中长期维持某种不平衡及不合理,或经常需要腰部的连续性活动,如弯腰抬重物,可因腰部负荷过重而造成腰肌的疲劳和损伤,腰部肌肉韧带经常受到牵拉,受力大而频繁的负荷会使组织出现小的纤维断裂、出血和渗出。当断裂的组织修复和出血、渗出被吸收后,可遗留瘢痕和组织粘连。这些组织易牵拉、压迫内神经纤维产生腰痛。此类的腰部酸痛,一般在劳动后加重,在休息后减轻其压痛部位根据受累组织不同而不同,椎旁肌肉劳损压痛点多在该肌肉的起止点,如骶棘肌多在骶部或附近,腰方肌多在髂嵴或第3腰椎横突尖部。

1.2急性腰扭伤 俗称闪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活动频繁,当腰椎的负荷过重、活动范围过大,要维持脊柱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对其周围肌肉和韧带的需求量大,当一组肌肉肌力突然增加,另一组肌肉肌力突然减弱,发生强力收缩甚至痉挛,肌肉长时间紧张,容易遭受急性扭伤。当急性腰扭伤在急性期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扭伤的肌肉、筋膜、韧带修复不良,产生纤维化或产生较多的瘢痕和粘连,遗留慢性腰痛,致使腰部功能降低且较易出现疼痛,患者有时会感觉腰部无力、腰酸背痛。

1.3腰部无菌性炎症 腰部软组织的急性损伤的创伤反应及其无菌性的炎症反应,主要位于肌肉及其附着的部位的筋膜、韧带等组织,包括无菌性肌筋膜炎、肌纤维组织炎等[3]。学生长期不端正坐位学习、仰卧看电视、玩游戏,由于坐姿不良,腰部反复微小损伤,均易使腰部肌肉、韧带长期牵张或长时收缩紧张,亦能造成缺血、缺氧、水肿、粘连等无菌性炎症。

1.4其他影响因素 有脊柱先天性畸形,如脊柱裂、骶椎腰化、腰椎骶化者,由于结构较薄弱,易引起劳损性腰痛。体弱也会使腰背部应激性能力降低,腰部遭受风寒、潮湿的侵袭后易引起慢性腰背部僵硬、疼痛也属于腰肌劳损。

2.大学生预防腰肌劳损注意事项

2.1生活和学习中的预防 保持良好的姿势,矫正各种畸形。无论是久坐位还是久立位,正确的姿势都应是抬头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颈椎和腰椎过分前凸。对于姿势不良者应及时纠正。当下肢或骨盆出现畸形或活动障碍时应进行矫正。对于久坐看书的同学要经常改变,稍事站立、头后仰、外展双臂、伸懒腰、散步、倒步等调节肌肉疲劳。在弯腰搬重物等日常生活中,均宜采取平腰即减少腰前凸的保护性,使受力不集中在腰部,而分散到脊柱,髋膝关节。对于部分女大学生,经常穿高跟鞋使得腰前凸增加,骨盆前倾加大,腰肌负担增加易造成劳损,应适当下蹲或卧位抱膝锻炼。

2.2体育锻炼中的预防 学生在运动中可有各种损伤,腰部是各种运动的基础,尤其是腰骶部先天和后天性的不稳,是运动损伤的好发部位。因此,学生的运动范围应不能超过本能的最大限度,需要有合乎生理的科学安排训练,勿超出生理极限。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动作以达到竞技状态,防止剧烈运动引起的创伤。运动场地、运动设施、防护设备等,需要教练的保护和指导。可用40~50度热水袋缓解疲劳的肌肉,此外,俯卧下肢屈位休息,也可以使疲劳和酸痛症状很快消失。…

2.3加强腰部功能锻炼 加强腰部功能性锻炼能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的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腰背部肌肉锻炼可以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弹性。肌力强、韧带弹性越大者,发生腰肌劳损的机会相应降低。

2.4消除不利因素 风为百病之长,应预防风寒、风湿引起腰部疼痛,转季节时要注意腰部保暖。减少良好的情绪,劳累后学会适当调整,以防腰肌劳损。

2.5加强卫生监督 加强宣传腰部疾病防治常识,对容易诱发腰肌劳损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早期急性发作者,应彻底治疗,痊愈后再做较重的训练,以免转为慢性。(作者单位:莆田学院护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晓艳.颈腰椎关节病调治与生活宜忌[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93

[2]潘年松.中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78

[3]叶应陵,周秉文.腰腿痛的诊断与治疗[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57

上一篇:铜仁市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刍议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