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职中机械制图教学效果

时间:2022-06-12 02:51:13

浅谈如何提高职中机械制图教学效果

摘 要:机械制图课作为中职学校机械、机电专业主要技术基础课,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学习机械制图的技巧,提高识图、绘图以及空间想象能力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教学效果

机械制图课作为中职学校机械、机电专业主要技术基础课,对于培养中职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掌握学习机械制图的技巧,提高识图、绘图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呢?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教学的工作效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激感、意志去追求和探索这一事物。学习也是这样,一旦学生对某门学科感兴趣,他们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门课。因此,机械制图课的第一节课――绪论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绪论课的教学中,我告诉学生这门课在今后的学习甚至工作中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时,我采用实物与图纸对照讲的方法,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机械制图课的目的是:“立体―平面―立体”的转化过程。从而使学生觉得既熟悉又新奇,于是追求新知识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采用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想象力

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从简单的观察中去明白深刻的原理。直观教学就是利用一些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多媒体技术及制图软件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感性认识是空间想象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课堂中通过对实物、模型的观察、分析,使学生头脑中建立空间的感性认识,形成空间形状,进而再抽象为空间形体的平面图形。在看图时,由“图”想到“体”,从而形成“一图为一体”的概念。在练习由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及补画视图缺线中,可让学生根据已给视图特征,自己利用橡皮泥或萝卜,进行模型的切制,以增强直观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如此反复地进行空间形状和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学生在思维中储存的立体信息多了,空间思维能力也将随之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比传统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可以变难为易、化繁为简,使抽象视图直观化,使静态视图动态化,这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重点、难点知识重复播放,或者有意识地延长停留时间,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空间方位关系,有利于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题。例如,在“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形象地把正投影的投影原理与三视图的看图方法紧密结合,并且有效呈现,从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程的教学难度,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机械制图中没有高深的理论,也没有复杂的公式,但是却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科的特点,正确地运用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达到机械制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红勤.对高职教学中实现良好课堂效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5).

[2]刘.对机械制图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技能开发,2001(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兴化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机械制图课直观教学 下一篇:MATLAB在函数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