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讨

时间:2022-06-12 01:22:52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探讨

【摘要】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更容易受到高考的影响,从而让教师以及学生更在意成绩而忽视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诚然语文的教学是要传授知识,但是知识不等同于能力,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让学生能够进行思考,只有在思考中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内涵和真谛,也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主要浅谈一下培养高中语文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语文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74-01

1、关于语文思维的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交流性,在教学过程中身为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文授课过程的设置疑问这个环节,只有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良性的疑问,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索和思考意识,这样就可以让单纯的填鸭式授课变成可以交流互动的探讨,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学生间的互相解答或者互相辩论,老师在中间起到一个调节和控制节奏的角色,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并且更深入的学习和体会知识,并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最主要的是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获得新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

第二个特点是具有广泛性,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想象力,正是人们的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在无形中推动着世界的发展和变革,对于语文来说也是一样的,文化的发展和深化也离不开想象力的推动,文化是没有界限的,是具有广泛性的,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社会的道德,思想以及经济制度和法律法规都是涵盖在语文这一学科的,所以语文思维一定要有广泛性这一特点,只有不断开阔思路,才能更加透彻的认识我们生存生活的这个世界。

第三个特点就是渗透性,思维的非常奇妙的,可以透过生活以及文化的点滴让学生的思想和心灵都能感悟和感受,语文是一个将世界之美汇聚一起的学科,在这一学科中包含着语言的美,还包含着形象的美,以及意境的美,所以做为教师一定要学会欣赏这种美,并能够体会这种美,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和带动学生去体会这种美,这就是语文思维的渗透性所表现和需要的。

2、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2.1 教师要有培养语文思维的意识,坚持主动积极的态度

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日渐繁重,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样对于语文思维的培养增加了难度。而且,应试教育的思想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而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要想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思维,首先,教师就要具备语文思维的能力,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自信心,还要具备精心设疑、巧妙分析、快速解答的教学能力。这样才能充分地将语文思维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进而加以正确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其次,还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为人师表”,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心态。所以,教师要时刻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进而将自身的语文思维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实现自身语文思维的提升。

2.2 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

语文知识遍及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宽广地域中,我们无处不受语文思维的潜在影响。所以,形成语文思维,首先就要拓宽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广度,对于知识领域的延伸,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课外的素材,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对课外作品的认知。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引导,例如,在讲解《将进酒》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的做好预习,巩固李白的生平简介,对李白的一些作品进一步了解,例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蜀道难》、《白头吟》等等。由于好些高中生没有配备电脑,也没时间去查阅更多的书籍,所以,这些资料教师可以事先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加了阅读量,这样自然就为学生创造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使他们再考虑问题时更全面,更顺畅,眼界也相应地变得高远,进而通过量的积累达到思维的质变,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文思维。

2.3 挖掘学生语文思维之深度

肤浅只会让学生逞一时之快,过后便抛到九霄云外了。这样达不到知识的积累,也无法拓宽知识的领域,进而就无法达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通过表象的引导,使学生深层地挖掘知识的内涵,了解事物的本质。

2.4 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探知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进而在其中得到更多深层的东西。对于语文教学也一样,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汲取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全新的教学模式中。例如:探究式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精心地设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于高中课本中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进行疑问设置,比如可以把为什么林黛玉和贾宝玉似曾相识,作为一个伏笔放入课题讲授中,或者将为什么王熙凤的笑声要用放荡来形容,这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学生就可以跟随老师的思路进入到红楼梦的场景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当时人物的特征和音容笑貌,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感受颇丰,收获颇多,乐在其中。

3、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尤其是在培养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的过程中,语文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语文的学习应该放在重要的位置,语文学习中语文思维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牵制着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解放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创新思维的开拓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使学生不仅在高考中取胜,也使之在未来的发展中制胜。

上一篇:简谈初中英语的预习策略 下一篇:浅议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