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3 02:03:09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教育研究学者对地理教学方法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地理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现阶段地理教学方法所存在一些问题。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知识内容广泛。面对海量的知识,有意义接受学习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关键词】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地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40-01

在一系列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影响下,地理教学理论方法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教学方法由注入主义转变为尊重学习者的自我活动。注意对培养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等教学方法的研究,如探究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个性化教学、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方法。这些方法有针对性地用探究式、讨论式、体验式讲授式、研究式、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活动、案例法、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由此可见现阶段新课程时期的地理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更为重视。随着教育研究者的深入研究调查,创造了许多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也看到了现代地理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知识教育等同于素质教育。在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方面来说,中学地理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认为知识教育就等于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

(2)在教学内容上将感性地理知识等同于地理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每一章节内容在地理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只注重传授感性地理知识,而轻视理性地理知识。

(3)在教学方式上重灌入轻启发。从师生双边关系来看,主要是存在重灌输轻启发,重内容传授轻学习方法的指导等问题。

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自己的新学习材料与其脑海中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通过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而掌握新的学习材料,使新的学习材料所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联系的一种学习方法。针对上述地理教学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与思考,我认为把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应用到地理教学中是十分有意义的。

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它的学习过程是新知识在认知结构中进行同化的过程,它在地理教学中的实现需要以下几种策略:①激发认知内驱力的策略。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激发认知内驱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地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要变换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认知兴趣。②引发有意义心向的策略。为了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感觉某一内容有意义,教学过程中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们明确地理学习的目的,唤起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主动性;③激活已有的认知策略。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已知的内容进行教学,并且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应该知道大知识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为新知识提供脚手架。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知识内容广泛。面对海量的知识,有意义接受学习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我们知道,地理知识中陈述性知识所占比重比较大,它是其他类型知识学习的基础。对于这类知识,我们可以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指向,把新学习内容与已有知识相关的内容结构联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学习某些区域的自然环境背景,该地区的气候类型,自然景观等知识不必让学生花很多时间去发现,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接受知识,也能形成有意义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为了检验这种方法的在地理教学中的效果,我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研究。

在此实验中实验材料选取世界的气候内容,使用了有意义接受教学方法设计了这一章的教学内容,课时数为4。在此我们选取了郑州市某高一年级各方面比较相近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验计划,对高一(7)班47名学生使用有意义接受教学方法,高一(10)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学完这一章内容就进行了章末测试,并在章末测试后第三个星期进行了延时测试,难度与章末测试相同,但是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记忆、分析、概括能力,比较全面地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通过对实验测试结果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表1的结果:

通过上表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8班学生的平均分明显高于10班学生的平均分,这说明8班的学生对新内容理解更为清晰、深刻而全面,说明了使用有意义接受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短时记忆和保持以及理解,从而促进将新知识纳人认知结构中。因此,通过该教学实验可以验证在地理的教学中采用有意义接受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有意义教学方法的当堂效果远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研究 下一篇: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