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打开美丽之门

时间:2022-06-11 10:03:13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打开美丽之门

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其个人的思维、身心、对世界及人生的认知,正处于一个由懵懂向开化、幼稚向成熟、茫然向清晰转化的阶段,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倾向,适当的审美方法和能力,艺术的美的表现方式与素质,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语文课,工具性、知识性与人文性都是其不可或缺的责任担当。但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尤其是初中语文课,由于受中考升学的价值导向影响,其语用知识传承、语言工具的实用被过于强化,从而导致其人文审美的文化属性缺位。结果便是我们的初中学生在语言的学习效果上,识、读、听、记表现突出,但对于美的认知、发现、理解与创造,却是鲜有收获与成长。

因此,完整的语文课,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以科学的理念、正确的手段、多元的途径,建构出美的氛围与场域,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一、深入解读文本,让学生学会发现美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篇章,有的以丰富而生动的文字彰显其美,有的以变化有致的结构展示其美,有的以刻画传神的人物形象呈现其美,但无论是文字之美、结构之美、抑或人物形象之美,都有文本作者基于其人生经历、个性特征、知识结构而生成的鲜明的审美倾向。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重视文本的美育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的具体个性和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之美,在文本、作者和学生之间架起关于美的对话之桥,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作者触及灵动的对话,逐步发现美。

例如,《故乡》一文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文中的描写美轮美奂,色彩鲜明,“蓝”“绿”“黄”三色在笔下交相辉映,明丽而富于感性的色调描绘了一幅蓝天、碧海、沙滩、圆月、一望无际的乡村夏夜瓜田美景,短短几句话便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月夜田园图,一位勇敢机智的乡村少年形象便跃然纸上,生动而直观。作者对于少年闰土形象的描绘,实际映射出其对于记忆中或是理想中故乡的美的界定,朝气、鲜活、健康,充满希望。这种对文本描绘解读出来的作者所描绘的中国乡村理想的美的界定,既可以深化对作者内心情感的把握,又可以深入厘清文本主旨思想的脉络走向,还可以基于作者和文本二者对于美丽乡村的交融生成学生对于中国当前或未来乡村美丽的想象与期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文本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与平台,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这一载体与平台,释放其发现美的动机与兴趣,深入到文本的更深处,深入到作者的内心中,去发现美。只有发现美,才有可能在一定的理性思考和方式方法下寻找到正确的途径去认知美。

二、强化建构是非观念,让学生正确认知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还不够成熟,对于是与非、美与丑的认知,更多的时候是处于非理性状态,他们对于课文当中的美的享受与认知,还离不开语文教师的扶持引领。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及时、科学、艺术的引导,可能会令到学生产生错误的审美倾向,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于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与提高有着明确的要求。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并正确破解的重要课题。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学习蒲松龄的《狼》,教师在讲授完课文后,向学生提问:“从这则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一名学生这样回答:“在与别人合作时,我们应该要像文中的两匹狼那样,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这位语文教师明显感觉到学生的思维聚焦点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审美情趣也透露出脱离正常轨道的信号,如是,他非常及时且巧妙地告诉学生:“你的回答有些偏激。的确,文中的两头狼有一点小聪明,但那是建立在贪婪狡诈的基础上的。它们最终还不是作茧自缚,被屠户杀了吗?它们不并值得我们学习。大家想一想:从文中你获得了哪些正面的启示或吸取了哪些教训呢?”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们对于狼和屠夫身上所代表的价值观、是非观、美丑观开始逐渐清晰起来,开始由感性认知向理性思考过渡。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必须既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同时也要注重遵循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和路径策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养成正确、健康的审美情趣,习得对美的理性的认知态度和能力。

三、打造展示平台,让学生尝试创造美

初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体现智育、德育和美育的统一,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感受美、发现美、认知美,从而逐步生成创造美的能力与素质,是初中语文教学人文性体现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对学生审美意识的促成、审美情趣的引导、审美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的重要内容,而对于如何在语文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尝试着去创造美,则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不可或缺的要素环节与根本主旨。

教学相长,教是主导,学是主体。语文教材中各种文本所展示与倡У纳竺狼槿び朊烙因子,只有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生共长,才能真正实现主客融合、物我互渗的美育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基于学生内心的实际需求出发,既考虑这一年龄阶段学生普遍心理特征的共性,又尽可能通过诠释引导、课堂提问与差异化的作业要求和多样化的评价来照顾学生个体间的个性与差异,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相关的环节与活动,搭建起学生创造美的平台,激发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自主、自觉得去尝试着以各种形式进行美的创造。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春》这一篇课文时,文中有着这样的描写:“春天像个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作者用“春天像个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两个形象的比喻,凸显了春天充满青春活力、万物生机勃勃的特点。春天的美,在作者形象的描绘中被学生所发现和认知,这时,我觉得应该把美育内容与课文内容结合,牢牢抓住学生在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中逐渐强烈的对春天美的认同感,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渴望表达的心理需求契机,给予学生创造美、释放对美的追求的平台和路径。于是,我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后,尝试根据作者在文本中的描述,以及自己对于春天这一季节美的感受、认知与记忆,动手画一幅画来描绘和表达自己理想中春天的美是怎样的。学生的创造令我有着惊艳的感觉,有的学生用直观的色彩来表达,画了青草地和嫩绿的柳树;有的学生则采取抽象隐喻的手法,将春天画成一个美丽的姑娘,苍翠的山峰是她的身体,潺潺的流水是她的秀发;有的学生则用美丽河滩上一群奔跑着放风筝的少年来画出自己对春天的欢喜……学生们以各种各样的画面来展现着自己心中的春天形象。通过美术与课文的有机整合,给予了学生创造美的深刻体念。

审美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认知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素质。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参透适当的审美教育,其本质是美学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践审美教育,我们必须清晰认知美学的基本规律、主要内容和根本属性,也要明白把握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规律和特点,还要熟悉初中阶段学生的审美心理和情感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素质,把握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审美准则,从而践行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作者单位:湖南醴陵市石亭中学)

上一篇: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 下一篇:分析精细化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