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6-11 03:34:57

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在对当前知识网络研究现状总结的基础之上,对知识网络与生命周期相关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将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这一特殊对象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衰退四个运行阶段,分析了对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各个阶段产生影响的深层次因素。

[关键词]汽车产业集群 知识网络 生命周期 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全球―体化进程的加快,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企业的业务分散化日趋明显,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知识管理机制或者寻求一种高效的知识管理工具,从而加速知识在企业内传递的速率,提高知识在企业内共享的效率,优化业务流程,并实现企业的持续化创新,而知识网络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佳方案。在当今汽车产业领域,知识网络在汽车产业集群中的应用趋势越发明显,如何对汽车产业集群中知识网络形成、发展、成熟、衰退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对深化知识网络的理论研究和推进汽车产业集群内知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国外的管理学领域中,对于知识网络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概念最早是由瑞典工业界提出。Beckmann提出了知识网络的经济学模型,认为知识网络是进行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和活动。Kobayashi提出了知识网络的市场结构模型,该模型主要研究知识渗透对市场结构的影响。Seufert等人对知识网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他们提出了由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各行为主体在它们的关系中所运用的资源和制度特性,这三要素组成的知识网络动态框架。Vema提出了知识网络是价值网络观次级范畴的观点。Jarvenpaa等人认为知识网络是人、企业等知识主体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的网络。提出构建知识网络要从聚焦知识网络、创造网络环境、使网络活动惯例化、有效利用网络成果四个步骤来推进。

在国内的研究领域中,对知识网络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展开。从知识网络形成的角度看,万君、顾新从进化博弈的角度对知识网络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肖冬平等人从组织的内外部的众多影响因素来对知识网络的形成进行多视角分析。成伟、王安正等人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知识网络由知识单元、知识活动和知识三大要素构成。从知识网络的运行初理角度看,陈得文、陶良虎从产业集群知识网络运行的独特优势对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张永安、付韬在对集群创新系统中知识网络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知识网络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柯青从能力整合、运行平台和管理理念三个不同的视角对虚拟企业知识网络进行了研究。从知识网络构建方法的角度来看,王君等人提出了知识网络系统的构建方法,并深入研究了构建知识网络的关键处理过程和算法。马德辉、包昌火提出了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实践情况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

就目前国内外对知识网络的研究现状看,国外多侧重于知识网络的构建过程与实际应用,并结合知识网络的经济模型、市场结构模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国内的研究大多是以某一产业发展为背景,对知识网络的形成影响因素、运行机制及构建方法进行研究。总体来说,尽管国内外学术界对知识网络的研究日渐深入,研究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对知识网络的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对于相关模型构建的视角需要更加开阔;对于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研究还十分有限,需要更为广泛的研究;单纯地分析知识网络发展的影响因素,而没有将知识网络的发展视为一个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周期变化,缺少对知识网络阶段性影响因素的分析。鉴于此,本文主要以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周期的仿生学方法,对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产生、发展、成熟、衰退的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对于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内良好的知识合作环境形成,提升汽车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及集群内组织间合作层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知识网络生命周期的内涵

1、知识网络的定义

目前,对于知识网络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在国外,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将知识网络定义为由学术专家、信息、知识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凝聚体,用来分析特定的问题。知识网络聚焦于跨越时间、空间的知识整合,其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人、过程。Jarvenpaa等人认为知识网络是人、企业等知识主体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的网络。许多学者基于该定义研究科研工作之间、科研团体之间、企业之间的知识合作网络,以及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与传播。Vema的价值网络观,他把知识网络作为价值网络的亚范畴,认为从系统思考的观点看,可把组织视为价值网络,该价值网络是通过两(多)个个人、团队、组织之间复杂的、动态的交易而产生经济价值和其他收益的关系网。从事有形和无形交易的任何组织或组织内的小组,无论是行业、政府或公共部门,都可视为一个价值网络。而实质上,知识是价值网络的交易媒介,知识网络即价值网络的亚范畴。

在国内,李丹等人认为,知识网络是组织为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有效弥补知识管理运作中存在的知识缺口,而基于组织知识链中的知识管理环节与能为其提供所缺知识的外部组织进行合作所相应构成的网络体系。从产业集群角度,姜照华、隆连堂、张米尔认为,知识网络是由若干单元(子系统)构成的相互之间进行知识交流、知识供应的网络结构体系。马德辉、包昌火将知识网络界定为,知识网络是一种获取、共享嵌入在企业内外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资源,以创造新知识为目的的网络。其本质是,利用企业内外社会网络挖掘寓于人的头脑中的丰富并具有价值的隐性知识资源。

综上所述,知识网络是以实现组织的战略利益最大化、强化组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充分整合并利用组织的硬件、软件、人等各项资源,建立一种扁平化的知识合作关系,从而实现组织内外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组织关系网络化的载体或平台。

2、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基本涵义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从摇篮到坟墓”的整个过程。就某个物种而言,是指其从产生、发展、成熟、消亡的全过程。但随着仿生学的发展,这一仿生学思想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社会等诸多领域经常出现,生命周期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研究范式,生命周期方法对于深入了解影响技术、企业、产业甚至国家变革的驱动因素是非常有意义的(Dhalla andYuspeh,1976)。运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Vemon(1965)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Greiener(1972)和Adizes(1989)则提出了对企业理论有重要影响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这些理论用动态的观点较好地解释了企业发展的一些一般规律。

3、知识网络生命周期的特性

知识网络的发展与生物体的生命发展规律一样,都要经历

产生、发展、成熟、消亡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循环。知识网络产生阶段可以视为其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需要组织各方面资源的支持,这些资源可以被视为知识网络产生所不可或缺的“营养”。除此之外,组织还需从自身实际出发,分析自身知识管理工作现状,挖掘现有及潜在的知识资源优势。即回答组织应该发展何种层次的知识网络,如何将知识网络的优势转化为最终产品与服务优势以及对组织持续性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有多大等问题,这些活动可以被视为知识网络“萌芽”阶段的“条件刺激”因素。在知识网络发展阶段,更加强调“营养”的持续性,这包括组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外,在加大对基础设施“硬”资源方面投入的同时,更应该加大企业文化“软”资源方面的投入。在知识网络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知识网络对组织积极的“反作用力”,这些积极的“反作用力”包括,知识活动的有效性提高,组织应对市场变化,策略选择的时间成本和战略风险进一步降低,知识传播与知识溢出效应明显,组织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组织结构改革与知识网络构建找到合理融合的切合点等。在知识网络生命周期的消亡阶段,消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知识网络运营过程中出现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网络瓦解及合作的破裂,这主要有,一方核心知识的丧失,且没有应急处理机制和利益补偿措施,竞争地位发生变化,合作的平衡性被打破;再者就是,长期的知识共享,必然带有知识创新路径的相似性,从长远看,合作者之间发展目标趋于相似,原有的合作变为了现实的竞争,合作破裂,知识网络自行瓦解。另一种知识网络的消亡也可以称为现有知识网络的成功转型,即知识网络现行的运作情况已不符合组织更大的战略追求及组织间更高层次的合作关系,实现知识网络更高层次的升级,从而实现知识网络进入下一个生命周期的良性循环。

三、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生命周期影响因素分析

1、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

(1)协同创新环境的形成。早在1890年,马歇尔就阐述了工业部门在某一区域聚集的现象并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工业聚集所形成的外部经济规模。其中协同创新环境的形成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因素,同样,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形成同样要以此因素为前提。汽车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以汽车制造企业为核心,制造企业是集群价值实现的代表,这一客观现实,要求集群内的企业在信息沟通、服务支持、技术支撑、知识创新等方面必须围绕核心企业形成高度的协同环境,这就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形成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2)资本与技术的密集化。企业在面对消费者复杂的个性化需求以及突变的市场环境时,必须尽可能地缩短产品设计周期,降低时间成本。当今的大型汽车制造商,都趋向于产品设计的“虚拟化”,通过“虚拟化”的设计平台,利用原有的数据库和知识库,集思广益,通过网络化的联系,将零部件铸造、车身设计、电子部件等产业上游关联部门充分调动起来,实现创新共享的知识网络。此外,汽车产业自身较长的产业链以及产业间的强关联性将集群内企业的利益捆绑在―起,这就要求核心企业在市场跟踪、市场反馈方面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以降低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汽车制造商与销售、物流、售后等下游的关联部门建立起具有信息共享、决策支持的知识网络。而资本与技术的密集化成为汽车制造业实现上述知识网络构建的物质基础。

(3)柔性化生产的客观需求。汽车企业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逐渐形成分工高度专业化的汽车产业集群,企业间的组织关系呈现出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为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与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企业的生产多采用精益的和多样化的柔性生产方式。而柔性化生产方式的实现就要求企业间实现水平信息交流,纵向知识合作的信息化联动。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网络的合作,能进一步增强柔性化生产对市场的适应性。

2、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及特征

(1)产业组织关系的合理化。产业组织关系合理化的过程是集群内企业间利益平衡的过程,利益的平衡才能推动集群知识网络向纵深方向发展。汽车产业组织关系主要包括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与组织形态。汽车产业内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是指同类汽车企业间的垄断、竞争关系,它表现为汽车产业内企业间垄断与竞争不同程度的结合,反映出汽车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差异、市场地位差异和市场绩效差异。汽车产业组织合理化的政策建议,应该以促进规模经济形成、保持有效竞争、抑制垄断、维护正常市场秩序,形成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汽车产业有效竞争态势为目的。为此要建立和完善汽车产业的组织政策体系,汽车产业组织政策体系包括相互配套的两大类政策:第一类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政策。主要包括禁止和限制垄断的政策、禁止限制竞争和不公平交易行为政策和禁止限制诈骗、行购等不道德的商业行为政策。另一类是鼓励规模经济、防止过度竞争的产业合理化政策。

(2)知识量化评估机制的完善。知识量化评估机制不单是对知识个体狭隘的评价,而应更加侧重于对知识网络运行效果的评估,评估体系的构建应该从知识网络建设技术资本投入情况、社会资本投入情况、知识网络运行团队建设、知识网络节点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知识网络运行效率与企业运营效果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考察。知识量化评估机制的完善,能够对汽车产业集群内的知识网络合作效果进行持续性跟踪,使得个体之间、组织之间的知识合作更加具有目的性。知识量化评估机制的逐步完善,比如在评估中加入合作与竞争情绪化分析、合作偏好排序等模块,使得其更加具有操作性,从而具备知识网络发展风险评估与风险预警的作用,为集群知识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减少合作的不确定性。

(3)路径依赖性的正向强化。道格拉斯・诺思曾经提出过一个“路径依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事物演变的过程会形成一条路径,事物的进一步发展会对这条路径产生依赖,而这种“路径依赖”性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作用,某一事物的发展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即被一种路径“锁定”(包括“积极锁定”与“消极锁定”),就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理论同样适用于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发展,知识网络的发展受到经济环境、人为意识、技术条件、战略需求、竞合博弈等各方面的影响,知识网络的合作节点应该对影响因素进行正向性强化,尤其对决策的制定进行正确引导,从而使得知识网络发展的“路径依赖”对其自身发展产生一种正向反馈循环作用,形成“积极锁定”,使得集群内知识网络的发展不因为某种无效率的状态而产生停滞,最终导致知识网络发展的失败。

3、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成熟的促进因素分析及特征

(1)集群内互动创新机制的建立。组织内与组织间知识网络的形成,必然推进公共研发平台的建立。公共研发平台的建立与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成熟都以集群内互动创新机制为依托。为使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集群内互动创新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水平互助,例如,由于

集群内零部件制造商在某些技术环节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工艺,在缩减研发成本方面,零部件生产商之间就有合作的现实基础,借助于知识网络的反复运作从而实现技术交流,建立新型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互动创新机制;二是垂直互联,即核心制造企业和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技术层面的合作,核心制造企业把部分研发任务外包给零部件企业,或通过自身的资源优势协助上游企业进行研发,同样上游企业也适时的参与到核心企业的研发流程当中或进行超前研发;三是交叉互动,即建立产学研为一体的知识供应链,通过交叉互动关系,实现企业对高校及科研单位研究成果的利用,从而促成科研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变。

(2)组织间柔性关系的形成。组织间柔性关系的形成要围绕核心企业来展开,核心企业要实现集群内企业间关系三个方面的柔性化:一是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方面的柔性化,汽车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一般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同的利益将导致群内的利益冲突,过分群内竞争将导致群体效率低下,集群整体竞争力降低,核心企业对集群的控制力与协调力关键就体现在对这种矛盾及冲突的化解能力。核心企业应对群内企业的个体利益与汽车产业集群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调和,使得集群的参与者意识到真正的竞争压力来自于集群之间的竞争,从而形成战略利益认同。二是信息交换的柔性化,在现实的信息交流中,核心企业充当信息交换中心,监督信息交换的质量,然而在知识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知识网络的网络化作用,鼓励跨核心企业之间的知识交流,在降低核心企业充当信息交换中心压力的同时,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敏度。三是项目团队组织的柔性化,汽车产业集群在建立知识网络的同时,应该成立由集群各成员企业组成的知识合作项目团队,项目团队负责知识网络的运作,并根据各成员的知识需求变化,进行知识网络的协商及优化。

4、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衰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特征

预期对事物的发展方向起影响作用,同样预期从两个方面对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发展产生影响:一是对构建起的知识网络的强化作用,二是对现有的知识网络的分化作用。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在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成熟阶段的后期,知识网络给集群内的合作关系产生持续性冲击,进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行状态。积极的冲击包括,组织结构的持续性优化,产品研发平台的集成性整合,市场反馈与市场响应速度的加快,人员配置与项目分工的合理化等。这些积极因素的影响会推高集群内知识网络合作者的适应性预期,从而催生积极的合作情绪,强化正向“路径依赖”作用,推进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消极的冲击包括,知识网络节点单位核心知识的丧失,合作成本的提高,不信任行为频发,知识创新不明显等。这些消极因素对群内合作产生消极的适应性预期,最终分化知识网络合作关系。

四、结束语

汽车产业集群创新性的发展与知识网络的构建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网络的形成、发展、成熟、衰退过程是一种生命周期性的循环,对汽车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详尽的剖析,使得集群内成员在共建知识网络的时候,对可预见的合作屏障做到充分的认识,扬长避短,降低网络构建过程中的实施成本与风险,对于汽车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君、顾新:知识网络形成的进化博弈分析[J],决策参考,2009(4)

[2]肖冬平、顾新:知识网络的形成动因及多视角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

[3]成伟、王安正:产业集群中企业知识创新机制的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6(8)

[4]陈得文、陶良虎:产业集群知识网络运行分析[J],物流技术,2008(2)

[5]张永安、付韬:焦点企业核型结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进模型、问题及对策研究[J],软科学,2010(2)

[6]柯青:论虚拟企业知识网络的三大研究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6(8)

[7]李丹、俞竹超、樊治平:知识网络的构建过程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2(6)

上一篇:职业养老金发展初探 下一篇:应对次贷危机的经济法干预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