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时间:2022-06-11 02:11:56

【前言】浅析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一)规范和约束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作用主要通过其制度文化、约定俗成的行为道德准则以及一种崇高的精神信条体现出来,其包含一系列规则规范及共同的行为方式,既有显性的规章制度也有隐性的约定俗成,它对生活在其中的群体和个人在行为、舆论、道德等方面...

浅析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摘要: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本质上,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括和总结,无论从对人的教育引导作用还是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及人格塑造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实效性

一、高校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实践的可行性,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加快高等教育事业改革步伐,高校的合并和扩招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校区相对封闭的格局被打破,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带来复杂的变化。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确立,各种国内外思想通过不同途径涌入大学校园,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大学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校园文化充实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又创新、改造和影响了高校校园文化,保证了高校校园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具有传统与现代性、继承与创新性、时代性与超前性、开放性与选择性、多元性与规范性等特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亚文化在人才培养当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功能,这些功能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二、高校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规范和约束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作用主要通过其制度文化、约定俗成的行为道德准则以及一种崇高的精神信条体现出来,其包含一系列规则规范及共同的行为方式,既有显性的规章制度也有隐性的约定俗成,它对生活在其中的群体和个人在行为、舆论、道德等方面都起着强烈的规范和约束作用。使人们在无形或有形的约束和规范下学习、生活,正如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旦违反准则,就会受到内心的谴责和外界的抵制。

(二)教育引导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不是通过强行灌输来实现的,而是使身处其中的个体通过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等多种情境实现对人的教育及引导。[2]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把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作为其出发点,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智能、磨炼学生意志、愉悦学生身心的最终目标。

(三)心里养成及人格塑造作用

高校的校园文化不但能显示出高校的整体素质,也展示着其特有风貌。可以塑造学生形成先进文化理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能够创造一个无形的“场”,将其感染力和渗透力弥散于校园之内、学生之中,无时不在、无时不有,通过潜移默化的陶冶,促使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高校校园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科学与否,也影响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态度。通过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促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人格更加和谐。

三、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实现环境育人

校园环境的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具体指校容、校貌、自然物、建筑物及各种设施等。建设校园环境要把抽象的人文观念通过实物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此熏陶、暗示、感染。要加强校园绿化与美化,要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能充分体现学校的历史或者办学宗旨,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从而使校园的物质环境成为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教师,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

(二)凝练校园精神文化,实现文化育人

学校坚持弘扬主旋律,要提炼与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在坚持学校具有特色的传统活动的同时,结合时展,创造青年人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文化活动方式。以专家授课、专题报告、主题班会、上党课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以理想信念、爱国爱校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理性科学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完善校园制度文化,实现管理育人

高校要重视校园规章制度文化的建设,要将普遍认同的办学理念制度化,将依法治校、弹性管理、心理疏导教育等方式相融合,持续规范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传统的历史积淀,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起点,它是校园环境文化由低级向高级跃进的有利保障。[3]所以,这个系统的环境文化程度,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能力和素质的程度。

(四)创新校园行为文化,实现服务育人

在创新校园文化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报纸、校园广播和校园电视、校园网站、微博的优势,引导大学生关心时事政治、关心校史校情,关心学术发展,关心人文信息。通过励志题材、感恩题材、红色题材内容的宣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重视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团支部建设,抓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要将思想政治方面较为抽象的理论以通俗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不同思维的不断碰撞,使大学生在寻找个人与集体、社会的结合座标的过程中,不断整合自己的思想与价值体系,从而逐步深入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追求崇高的理想与信念。

我们还应该加大研究投入力度,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建立多层次、多部门的联系,打破陈旧的文化教育理念和单一的知识结构,进行交流、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355页,2001 [2]张岂之: 《大学如何践行“文化育人” 》[J],中国高教研究,2011,(9)。

[3]张宝君:《对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上一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谈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