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学习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写作学习中的运用

时间:2022-06-11 09:38:39

浅谈自主学习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写作学习中的运用

摘要:写作教学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分析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生情况、汉语写作课程的教材入手,结合具体汉语写作课堂实例,浅谈自主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写作学习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学习;汉语写作

汉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衡量汉语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对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教学的方法研究和教学实践国内外研究已经趋于成熟,自主学习就是其中之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已经展开了学生自主学习(self-access learning)策略研究,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够就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研究和决策。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因此,培养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写作的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也势在必行。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生情况、汉语写作课程的教材出发,结合具体汉语写作课堂实例,浅谈自主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写作学习中的有效运用。

一、我院(普通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情况分析

我院(普通高职院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高考总分不是很理想,汉语成绩也是不太尽如人意,在高中MHK四级的通过率为零,高中MHK三级的通过率人数也是屈指可数,这些少数民族预科生均来自我院各系,他们的专业多属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工科专业,专科学习之前在我系进行为期一年的汉语强化学习。学生的汉语水平总体可以,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日常交流。但学生的汉语基础较为薄弱,比如汉字的笔顺、汉字的拼写、句子成分分析以及汉语书面表达等不规范、甚至是出现较多错误,个别学生甚至很难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这些学生多集中于16-19岁,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思维较为活跃,对外界的事物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有很强的表现欲,同时,也渴望更多的参与、组织和表达,以不断的展现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分析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出版社编著的2014年8月再次印刷的两年制一年级全一册的《汉语写作》,这本教材切合学生学习实际,同时也和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点相契合,课程主要为三大部分:汉语字音义基础、汉语句子结构、写作基础知识及例文学习。上学期主要以字音义及初级写作知识(自我介绍、同学相处等)学习为主,这学期主要以汉语句子结构以及与MHK三级考试相衔接的写作知识(续写、扩写、读后感、书信写作、看图写作文等)学习为主。

这套教材及配套练习充分考虑了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预科阶段的教学特点,真正贴近学生的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新的教育理念,教材难易适度,由浅入深,力求把思想性、科学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案例介绍

新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其实就是:放手,放手让学生去做。通过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实践、自我总结,来将所学习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汉语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综合办和班主任提供的学生信息,笔者认真研究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在开学三周后,和班委一起将本班学生合理的分为三大组,并确定一位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大组长把自己组在分为三小组),制定并告知学生《汉语写作》科目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的评定、表现情况的奖惩等各种学科测评的标准,同时在梳理本学期课程时,告知学生哪些小模块和章节由学生组织讲解。

在讲解汉字结构和部件时,大组长组织,小组一成员把汉字结构的重点知识梳理再由教师补充确认后,根据各小组情况,学生主动站起来先以自己名字进行分析,同时在以别的大组同学名字进行分析来巩固知识点,同学们热情高涨,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修改病句是《汉语写作》练习中常见题型,也是预科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笔者采用的方式是三个大组各出2名组员到讲台上做题,各大组分别改其他大组进行修改,小组长组织其他组员根据所学到的句子成分结构分析来进行讲解修改的原因,这其间教师会鼓励讲台下的其他成员积极发言。同学们很主动,课堂气氛活跃,修改病句这一环节,效果明显。以上各位学生的反应,教师会结合各方面表现,以平时成绩的形式反馈给学生,最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期之初,教师告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本学期期末由学生主讲,平时课下笔者会和学生沟通上课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方法,让学生思考并不断确认他讲解知识点时候的思路和方法。一大组同学明确讲解的时间和内容后,组长和教师沟通,当一大组讲授《书信和电子邮件》还是略显有些匆忙和不足,让一大组组长总结时,其他各大组认真倾听,课后笔者也及时的给予意见和建议。三大组在讲授“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一课时,大组长和小组长及时和笔者沟通,确定各组员的的分工以及每个环节时间的安排。

在讲授这一课中,主讲人把关于复句的基本知识及练习用了一节课讲授完,复句基本知识部分,主讲人运用了多媒体PPT展示和一段网络教学视频,同时加入提问(大约15分钟)。练习部分,主讲人抽调其他大组组员进行练习,让本大组成员进行修改、点评(28分钟),主讲人结合以前课程学习的复句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对自己书写的板书进行梳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7分钟)。

关于“介绍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一部分,学生自己布置教室、搭配服饰装饰、书写板书、制作PPT、视频片段,主讲人自撰解说词,以篇章的形式把课文串联起来,即:哈萨克族的风俗习惯(30分钟)、维吾尔族的婚礼(25分钟)、麦西来甫(30分钟),这一课同学们都参与了进来,以哈萨克族同学、维吾尔族同学为小组完成前两章,以喀什地区的同学为一组完成第三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同学们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演绎,让我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了很直观和深刻的认识,特别是篇章三,主讲人播放了一些麦西来甫的图片后,同学们又表演了一段,并对音乐部分和动作部分进行了讲解,同时通过视频资料让大家了解了麦西来甫的文化,进一步丰富了课文的文化内涵,引起同学们很大的兴趣,最后主讲人留下的写作练习“对本\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认识”,进一步突出并强化了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

四、经验总结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自主学习既是一个教育目标,又是一种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应该落实到每堂课程中。理清课程的结构思路,制定一套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放手让学生们去做,他们会有更加广阔自由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鹿士义:汉语写作教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2.01第一版.

[2]宗平:汉语应用文写作手册.商务印书馆.2003.05.01第一版.

[3]乌丽亚・米吉提 孙海军:汉语写作.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编写组.人民出版社.2014.8第二次印刷.

[4]李子健: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展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02).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思维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探析 下一篇:浅谈民办高校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