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特殊生情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6-11 05:46:44

面对特殊生情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我校特殊生情简述

1. 学生阅读环境不好。我校的生源大都是外来员工子弟,接近一半来自民办小学,家庭经济也决定了家中没有更多的课外阅读资源,缺少阅读氛围,缺少阅读主动性。

2.家庭藏书贫乏。(问卷调查一:共收问卷480份,三个学段各160人)

你的家庭藏书量如何?

基本没有任何藏书 265份 约占55 %

有一点藏书,数量不多 130份 约占27%

有一点藏书,数量较多 57份 约占12%

有很多书刊,藏书量比较丰富 28份 约占6%

3.阅读理解难度大。(问卷调查二:共收问卷480份,三个学段各160人)

你的名著阅读情况如何?

主题无法把握 57份 约占12%

语言很深 259份 约占54%

读物与自己隔阂 29份 约占6%

其他包括多项问题 135份 约占28%

二、特殊生情背景下阅读指导的实践

(一)落实校本课程阅读课

针对生源情况,早在2002年我校就把“名著阅读”作为学校“四名(名著阅读、名曲、名画、名影视欣赏)校本”研究之首,并在三个学段每周专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对不同学段、不同班级、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1.重视阅读课

几年来,每学期初学校都高度重视语文组的阅读课计划,要求每一位老师根据生情学情制订本学期阅读课计划,并在专门的时间地点进行集体交流研讨;期末再针对实施情况进行经验总结与反思,从过程与方法、结论等落实阅读的效度。

2.优化阅读课

首先,解开课外阅读教学的镣铐。具体的学情决定了我们语文课堂必须转变应试教育的思维,重塑对名著教学的评价机制。多渠道地为学生筹措名著阅读资源,使学生处于“我要读名著”与“我有名著可读”的教学环境之中。

其次,培育阅读主体的兴趣。我们的阅读课常常结合生情,善用文本中名著节选章节激趣;活用影视资源激趣;组织学生编导、演出课本剧,开展读书会和朗诵、背诵比赛活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浓厚兴趣等等,尽力使学生明白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实现名著的“悦读”,使阅读课成为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平台。

(二)借助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

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之谓也。”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要想成就一所学校,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我校特殊的生源,校园文化建设尤显重要。

1.显性的环境文化:根据学校、生源实际,我校因地制宜,利用展板,在南楼和北楼楼底设置“名著导读专栏”,围绕名著赏析、方法指导和心得交流,定时更新;把文化名人图像、事迹简介上墙展示等,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2.隐性的精神文化:

(1)读书节的熏陶

一年一度的校园读书节,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丰富外来员工子弟占多数的学生的阅读面。如:

摘抄展览:要求我校学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摘抄精彩段落、名句箴言等并进行展览评比,让学生养成自我吸收、自我积累的习惯。

名段朗诵:组织初一学段学生开展“读书会”或“诗文朗诵会”(鼓励优秀学生背诵名著中的名段),通过激励,使学生可获得名著语言的感染以及思想精髓的汲取。

课本剧表演比赛:组织初二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既锻炼了胆量,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在展现自我的同时又能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心得交流:读书节的闭幕式安排“在读书中成长”主题交流会,让我校学生交流读书的内容,畅谈读书的体会(阅读过程中的读书笔记、读后感、文学评论等);在交流时营造出宽松的、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使得语言积累较为薄弱的我校学生在交流中有确实的收获。

现场作文:组织初三学生进行现场命题作文大赛,以读促写,大胆展示我校学生三年来的阅读能力的提升,激发我校初一初二学段学生的阅读动力。

(2)营造书香班级

班训入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找自己喜欢且能完全理解的话语作班训,这样促使学生去看书读书理解书的内涵,无声的班训又对他们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这样,即便是我们这样的生情,滴水成笋的愿望就不至于可望不可即。

黑板报和学习园地也是抓手。我们在黑板报的内容上开辟了一个名为“阅读之窗”的栏目。主题更换,“阅读之窗”始终敞开,并在每周末及时更新。如“新书介绍”“教你一招”“阅读快递”“优秀读后感”等,使“阅读之窗”给我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也给我校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在学习园地上张贴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并按小组进行“一周一换”,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置身于浓浓的阅读氛围之中。

图书角的建设。积极发动阅读条件较好的学生将家中的名著有选择性地带到班级里来,班级里有了这么一个可供随时借阅精彩图书的角落,就像为我校学生打开了一扇“知识之窗”,假以时日,阅读面不均衡的状态就会得到缓解,班级的读书便会蔚然成风!

(三)发挥课题的引领作用

源于我校具体的生情,乘着区“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规划的东风,2006年3月,语文组申请的课题《初中生名著阅读指导的实验与研究》被区级教育科研规划办立项为重点课题投入研究。我组进行了近四年的实验与研究,取得预期成果。课题的开展,确实为我校学生名著阅读指导铺平一条道路。

问卷调查,摸清情况。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我校还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大部分学生在对名著的理解上存在较大问题。所以,我们在阅读指导上要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通过名著导读及阅读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制订计划,统筹安排。我们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的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将名著阅读计划纳入整个语文组教学计划之中,从各年级语文训练的要求出发,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配合,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再根据我校学生特殊具体的阅读心理的特点,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进行一个总体的规划和安排,做到目标明确,循序渐进。

(四)各方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讲座

我校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缺乏读书的兴趣,家长配合的力度极小。因此结合生情,我们加强教师的引领作用。我们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名著的作者、写作背景、内容梗概、作品的价值等时,忌作空泛的解说,可把作品所涉及的当时的历史大事、轶闻趣事等有关材料尽量故事化。这样,有利于更贴近他们的实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同学交流

尽量营造出平等的交流氛围。课外阅读水平的不均衡决定了班级学生语感、积累的差异,学生的交流我们总是从优到劣,注意典型的塑造也关注后进的步伐,充分利用班会课、课前三分钟、早读时间等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交流读书的内容,畅谈读书的体会,使日积月累的量变促就语文素养的质变。

(3)利用学校多媒体影视资源

针对家庭实际,我校的学生课外进电影院、看DVD的机会较少,且初一初二学段课业压力较小的情况,每周定时组织他们观看根据名著改编的同名影视作品,如《格列弗游记》《水浒》《三国》等,从视觉上感知名著的魅力。

三、特殊生情背景下阅读指导的思考

笔者在几年实践的基础上,且行且思,力争在生源无法优化的客观现实面前优化心态,优化指导方法,进而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1.以课堂教学带课外阅读,继续激发阅读兴趣

一周一节的阅读课毕竟势单力薄,笔者建议把课堂教学作为以点带面的主要渠道。面对我们这样的生源状况,我们更应该从实在的课堂教学入手,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走向课外阅读。这样,学生既了解到阅读的基本内容,也能触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愿望,这样就可以解决我校学生语文基础薄弱,阅读面窄,家庭合力小的弱势。

2.以“读书卡”促“积分卡”

前面提到的《金鸡亭中学学生读书积分卡》因为学生主体阅读环境不好、家庭藏书匮乏、阅读内容较贫乏等,很多老师反映在实际操作时存在一定难度,这里笔者建议考虑先用“读书卡”再定期汇总“积分卡”。读书卡片既简洁又直观明了,既可以保存又可以方便携带,并且有利分类整理。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笔者认为,基于特殊的生源状况,我校教师应更优化他们的读书氛围,因为我校学生大部分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都只能是在学校形成和培养的,我们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整洁优美、好学成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发展阅读空间。如召开读书汇报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固定的阅读课时间,让学生或介绍自己近期的读物给同学或谈自己的读书体会,或复述、背诵部分精彩片断等;又如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让获得荣誉者介绍经验,与较差的同学结对子,共同提高;也可以举行共读一本书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参与、竞争的意识,更有效地训练了阅读能力。

其次,加大校刊《蒹葭》的编辑、发行力度,改每学期两期为四期,从时间和空间上为展示佳作提供平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广播站的稿源大多数来自两种途径:一是收集来的名人轶事、大家名言等,一是学生的平常习作,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只有坚持每天精心准备、日积月累,即便是这样语文素养不容乐观的生源,三年后的阅读能力一定会得到改观。

激情满怀的徐志摩为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基于我校这样特殊的生情,切实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使课外阅读带动语文成绩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就是我们的美好梦想,我们应比其他学校更重视课外阅读的监控和指导,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到时我们也能“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上一篇:新课标素质教育评价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下一篇:巧设TPR活动,乐学低年级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