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乡二元消费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时间:2022-06-10 10:47:07

浙江省城乡二元消费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摘 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消费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方面,整体消费率偏低,导致消费需求约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另一方面,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消费的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造成了城乡居民消费上的显著差距,其中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明显扩大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直接原因。文章通过探讨浙江省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指出如何改善区域城乡二元消费的现状,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内需,以促进浙江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关键词] 浙江省 城乡二元消费 收入差距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钢铁、造船、汽车、机械、纺织等九大产业的振兴规划。除了产业的振兴计划,更应有振兴消费的系统对策,因为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是买方市场下产能过剩,需求约束仍是产业发展的瓶颈,要防止离开消费需求而单纯追求投入,否则就会为仓库而生产,应生产适应居民尤其是农民消费需求的商品,刺激农民消费,缩小城乡间消费差距。本文欲通过探讨浙江省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指出如何改善区域城乡二元消费的现状,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内需,促进浙江省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一、相关理论综述

城乡二元消费,是指经济社会同时并存着与城市“现代部门”相对应的高水平、现代性消费群体和与乡村“传统部门”相对应的低水平、传统性消费群体,并且这两种群体的消费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或“两极分化”。

对我国城乡二元消费的相关研究有以下几方面: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差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和消费行为演变、城乡居民消费特点等究。

关于浙江省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吴红霞认为,2004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民内部收入差距与上年相比有所缩小。李炯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居民收入总体差距呈扩大的趋势,比全国居民总体收入的差距要小。李炯、李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工资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来源。梅娟、范金、胡汉辉通过建立模型,定量分析了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行为的关联性。卢冶飞对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张祖民、张芙桦研究了1978―1996年浙江省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收入增长途径,并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进行了定量预测。胡祖光提出了计算基尼系数的简易公式和基尼系数的理论最佳值,纠正了《浙江统计年鉴2004》中的数据误差,认为2004年浙江省城乡合一的基尼系数高达0.4783。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浙江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与变化趋势。

二、浙江省城乡二元消费现状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省以其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和多元化的经济模式,保持了经济总量持续平稳的高速增长。但是,在经济实力与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总体而言,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仍然不足,城乡间消费差距较大。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差悬殊且有继续扩大之势。由于收入是消费的函数,城乡收入差距及其扩大直接引致城乡消费二元结构的加剧。为数众多的农村人口集中于收入较低的阶层,导致巨大的消费断层,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宏观经济需求不足,制约着整个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浙江省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如表1所示:

可见,浙江省居民收入差距尤其是农民收入差距表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浙江省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2.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差异,消费阶段不同步。在城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等耐用消费品已基本普及,正步入住宅、家用轿车、子女教育的消费升级阶段;而在农村大件耐用消费品还没有形成消费热点,基本普及尚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硬件环境的优化。如表2所示:

可见,浙江省区域间城乡居民家庭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距。

3.城乡消费设施及公共消费差距较大。城市人口可以享受更多的公共产品和福利,如城市的道路、公共交通、水电设施及公共娱乐与休闲设施等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较系统的消费环境和较完善的基础性消费设施;而在农村,水、电、通讯、公共交通、公共娱乐性设施、农村金融体系、医疗及社会保体系建设等公共产品及服务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对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消费。

由以上对于浙江省区域城乡二元消费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浙江省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呈阶段性上升趋势, 总体上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之内;二是浙江省农民内部收入相对差距大于城市居民内部收入差距, 但农民内部收入差距年均上升速度小于城市居民;三是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量的差距逐年扩大, 但这种差距上升的幅度小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浙江省城乡二元消费成因分析

造成浙江省城乡二元消费结构发生和加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制度原因、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农村消费市场环境不佳、金融支持力度不足以及某些传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影响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在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而浙江省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狭窄。以农村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保障金额小,发展速度较慢。经过多年的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农村地区落后的医疗条件和过低的保障金额满足不了农村医疗的实际需要,“因病致贫”的情况还时有发生;2006年开始,我国将义务教育纳入法律和公共财政体系,实行“两免一补”财政――即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但是子女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负担依然十分沉重。

地理环境对区域间城乡收入的差距起着重要作用。浙西南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技术和人才匮乏,生产和生活环境较差,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丽水市、衢州市由于地处内陆,且区内80%以上为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也较滞后,吸引外界投资能力较弱。浙北和浙东北地区毗邻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市,属于长三角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杭州市、宁波市、绍兴市、嘉兴市、湖州市等地受上海市的经济辐射强。浙东南的温台地区位于沿海,港口优势明显,海陆交通十分便利,经济起步早,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展迅速。

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明显扩大的直接原因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因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增加引起消费随之增加,收入减少则消费相应减少长期以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这两类收入的增长面临着诸多的难题:第一,家庭经营性收入面临增长瓶颈。这主要是由农产品和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多数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其价格不会随需求的增长有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数量大而且比较稳定,虽然近年来国家提高了这些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但是考虑到居民的消费水平和能力,其价格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缺乏科技创新,产品品质不高,缺少名、优、特、新产品;我国农业生产以户为单位进行,大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劳动生产率低。第二,工资性收入不稳定。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际市场萎缩的影响,一部分企业尽管没有破产和停工,也因为生产不景气,效益下降,不能按时、足额的支付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工资收入的不稳定性增加。

四、改善浙江省城乡二元消费格局的策略

如何把农民的消费潜力变成农民的消费行动,如何解决好农民有钱花、愿意花与能够花的问题,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所在。为了缩小浙江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利用相关政策及政府资源推动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使社会保障真正起到“减震器”的作用;加快城市化进程, 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决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农业产业化, 实现传统农业向高效、优质、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变;税收是国家执行收入再分配的基础和杠杆,个税起征点调整变化也使一部分低收入者由纳税人变成非纳税人,高税率“级距点”附近的纳税人税率降低。

在此过程中,应遵循因地制宜、优势互补、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方针,按照浙北、浙东北、浙西南、浙东南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分类指导,合理开发资源,建立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逐步形成各展所长、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逐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缩小地区间的贫富差距。

只要政策得当,是有可能提高浙江省农民的有效需求,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逐渐改善浙江省区域间城乡消费差距的现状,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大大促进其对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和谐,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汪浩瀚:转型期中国城乡居民宏观消费与储蓄的实证检验[J].经济地理,2007,(3)

[2]金贤锋 汪浩瀚: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二元特征与跨期不确定性分析[J].经济地理,2006,(7)

[3]卢冶飞:浙江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分析[J].浙江统计,2001(12)

[4]李炯 李涛:基于收入来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以浙江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3)

[5]梅娟 范金 胡汉辉:浙江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行为差异性研究[J].管理评论,2005(10)

[6] M.Terrasi.Convergence and Divergene across Italian Region[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9(3)

上一篇:倡导绿色消费 抵制过度包装 下一篇:浅析我国城市商品房价格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