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综摄法

时间:2022-06-10 05:33:24

创新综摄法

日本南极探险队第一次准备在南极过冬,当时南极越冬队队员正在设法用输送船把汽油运到越冬基地。因为是初次到南极越冬,实地操作时才发现输油管道的长度根本不够,一下子又没有备用的管子了,所有的队员都难住了,不知如何办才好。

这时,队长西崛荣三郎突然提出了一个很奇特的设想,他说:“我们用冰来做管子吧!”

他的这个设想当然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因为南极非常寒冷,水在遇到外界空气的瞬间就会变成冰。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使冰形成管状,而且在中途不会断裂?

西崛队长很快又有了灵感:“我们不是有医疗用的绷带吗?就把它缠在铁管上,上面再淋上水让他结冰,然后拔出铁管,不就成了冰管子了吗?用这种方法做冰管子,再把它们一节节连接起来,要多长就有多长!”

西崛队长这时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综摄法。

综摄法又称类比思考法、提喻法、分合法,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W.J.戈登于1944年提出,以外部事物或已有的发明成果为媒介,并将他们分成若干要素,对其中的元素进行讨论研究,综合利用激发出来的灵感,来发明新事物或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戈登发现,当人们看到一件外部事物时,往往会得到启发思考的暗示,即类比思考,而这种思考的方法和意识没有多大联系,反而是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紧密关系。

在西崛队长的整个构想中,首先是找出冰管来代替输油管,其次是将绷带的用途由包扎伤口转为包缠铁管。他通过已知的东西作媒介,将毫无关联的、不同的知识要素结合起来,也就是摄取各种事物的长处,将它们综合起来再创造出新产品。

运用这种方法,西崛队长打开了未知世界的门扉,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越冬输油管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实施证明,我们的不少发明创造、不少文学作品都是由日常生活的事物启发的灵感。这种事物,从自然界的高山流水、飞禽走兽,到各种社会现象,甚至各种神话、传说、幻想、电视等,比比皆是。综摄法由此广泛应用于新产品取长补短,以及制定营销策略等方案。

【应用内容】

综摄法一般是以会议讨论的方式进行,其具体操作分为两个阶段:

1.准备阶段

①确定会议室和会议时间;

②确定参加人员约10名,参加者可以是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但须是内行;

③指导员应具备使用本方法的一切常识及细节问题,如两大思考原则、四种模拟技巧、实施要点等。

2.省略

附1:两大思考原则

1.异质同化 简单来说是把看不习惯的事物当成早已习惯的熟悉事物,人造血的发明就是这种思维的结果。一次偶然的机会,老鼠掉进了氟化碳溶液里,但是它却没被淹死,这奇怪的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注意。科学家把人们熟悉的血液中红血球的特点――能够担负输送氧气和运载二氧化碳,和出现的不熟悉的怪现象――老鼠掉进氟化碳液里没淹死,进行“接通”,结果得出氟化碳能溶解和释放氧气、二氧化碳的结论,于是利用氟化碳制成了“人造血”。

2.同质异化 所谓同质异化就是指对某些早已熟悉的事物,根据人们的需要,从新的角度或运用新知识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摆脱陈旧固定的看法的桎梏,产生出新的创造构想。澳大利亚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在收获季节里,有人发现一片甘蔗田的甘蔗产量竟提高了50%,这是怎么回事呢?回想起来,原来在甘蔗栽种前一个月,有一些水泥洒落在这块田里。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正是水泥中的硅酸钙,使那片酸性土壤得到了改良,这才提高了甘蔗的产量。于是,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水泥肥料”就发明出来了。

附2:四种模拟技巧

为了加强发挥创造力的潜能,使人们有意识地活用异质同化、同质异化两大原则,戈登提出了极具实践性、具体性的模拟技巧。

1.人格性模拟 这是一种情感移入式的思考方式。先假设自己变成该事物以后,再考虑自己会有什么感觉,又如何去行动,然后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直接性模拟 它是指以作为模拟的事物为范本,直接把研究对象范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案。

3.想像性模拟 它是指充分利用人类的想像能力,通过童话、小说、幻想、谚语等来寻找灵感,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

4.象征性模拟 是指把问题想像成物质性的,即非人格化的,然后借此激励脑力,开发创造潜力,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一篇:二元三角营销管控体系 下一篇:组织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