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时间:2022-06-10 03:46:15

谈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摘要:百善孝为先,万育德为首,德育教育是我们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是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排头兵,教师只有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世纪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所以,加强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头戏,也是每一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教学策略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实效是德育的关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高处、看在远处、着手小处、干在实处。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以德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如今学校道德教育弱化,应该受到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校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办法、新措施,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一、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与学校两个部分,作为一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者,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无论是对于具体学科知识的讲授与学习,还是德育教育工作,我们都需要和家长进行适当沟通、有效协作,以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方面,我们要多多开展家长会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要严密计划、高效组织,切不可把家长会开成听分会,开成教师向学生家长进行告密的活动。它是我们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里表现的一个平台与环境,是我们对学生采取一定的教育教学措施的有力事实依据。总之一句话,我们要常开家长会,还要将家长会的活动目的落在实处。此外,除了家长会这个形式,我们还可以通过互留电话的方式加强教师与家长间的合作,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前沿科技,通过网络技术当中的QQ聊天软件,还有诸如班级论坛、博客微博等平台来加强家长与教师的高效沟通,为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让德育回归生活实践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并不重视德育教育,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领导给出的具体任务,才会在课堂上,抑或学校校会中进行无关痛痒的德育教育,这种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也自然难以取得实效。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环境之下良好地进行呢?笔者以为道德品质、道德习惯和道德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能力要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巩固,因此,学校应多组织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的道德教育中实现道德标准的内化。同时,道德教育应该重返生活世界,通过生活中的各种交往和活动等,促进道德内化的实效。例如,在学习雷锋月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参加敬老爱老孝老活动,不让“学习雷锋”停留在嘴上,用实际的行动将乐于助人的精神内化。我们要时时刻刻铭记:道德教育活动绝对不是所谓的嘴上说说,笔头记记而已,更多的,它需要我们把一定的德育教育理论与具体的生活实践联系在一起,让道德在学生的体验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

三、注重学科与德育的整合

一是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在音乐教学中,应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唱、游之中,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美术教学应立足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把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使教材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活动,由浅人深,形成系列;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健身操等人体运动,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使学生在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的同时,逐步形成创造运动美的能力。二是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如语文学科不仅能使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还能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这种启迪和培养,可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什么东西应该赞美、效仿,什么东西应该憎恨、鄙视。三是开展各种活动。活动的过程可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启迪心灵的过程,为学生把“知”转化为“行”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时,挖掘素材,表现自我。如低年级学生可开展“寻找校园内的美”,中高年级学生可开展“美在哪里”的讨论,让学生懂得只有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结合,才是完整的美。

四、将心比心,以爱换爱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都反映班里的许多工作都非常顺利,但总有极个别的学生让每位教师都头疼,他们在课堂上不好好学习,不尊重教师,不遵守纪律,影响其他学生以及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笔者在多年的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意识到,这些学生之所以形成这样的状况,一定有其必然的家庭原因,并且我们教师的种种不当行为使得这些家庭原因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给我们的学习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就要俯下身子,诚恳而真实地将心比心,以爱换爱,换来学生一个美好人生的同时,也给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譬如我们对待这些学生要满面春风,态度和蔼,不断进行家访活动等。

总之,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根据每位教师所在学校的具体条件、具体学情,还有学校所在地的乡土环境与资料来展开有效教育活动,以期能够为我们的祖国培养德育过硬、素质过高的世纪建设人才。

上一篇:动量守恒问题类型再探 下一篇:小学语文主线教学的课堂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