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数学高效课堂的认识

时间:2022-06-10 09:27:35

谈谈对数学高效课堂的认识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数学课堂高效,就要回归“教学生学”的本质.具体表现为:课堂要贴近生活,学习目标要明确,学习方法要指导,小组学习要合作.只有这样,才会真正实现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数学;高效课堂;生活化;教学目标;学习方法;合作学习

一、数学课堂要生活化.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1].《数学课程标准》充分强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相连.

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各种对称现象:建筑物、水面倒映、剪纸艺术、汉字、英文字母等轴对称.如,学习平面镶嵌时,可以选择正多边形为地面铺设设计.

二、教学目标要明确化

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一书中,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大领域.新课标把学生看成一个生命体,将“三维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教学目标要定位在学生的学上.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遵循课标、教材、学生的学习实际,要有针对性、具体性、可操作性、层次性.

如,“等腰三角形”一节的教学目标:1.体会轴对称性在研究图形性质中的应用.2.在实验操作中获得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论证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提高推理论证能力.3.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丰富学习感受,激发学习兴趣[2] .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导.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做到规范化和具体化.

三、学习方法要多指导

1.教会预习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学习角平分线性质定理和逆定理时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记号,以便上课时,认真听教师分析运用,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听课方法.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1)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2)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3)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做记号的知识点.(4)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5)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教会思维方法.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善于思维,必须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也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数学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等.

4.教会学生归纳、总结.如,几何中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练习积累,总结出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 ①证三角形全等; ②证是等腰三角形; ③利用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性质;④利用比例线段;⑤利用圆中弦、弧、圆周角等关系来证等.

此外,还应加强分析、综合、类比等方法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逆向应用公式和逆向思考的训练,提高逆向思维能力;通过解题错、漏的剖析,提高辨识思维能力等.

四、小组学习要有合作.

合作,就是指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学记》早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3]”.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互相配合能解决的问题,增进学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如,在学习“梯形”的习题课上,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题:“已知等腰梯形的锐角等于60度,它的两底分别为15厘米,49厘米,求它的腰长.”教师在巡回了解学生解题情况时发现,部分学生只满足于用一种方法求解,于是要求学生分组交流各人的解题方法.通过交流,学生在学习上做了自我调整.然后再做这题时:“求作一等腰梯形使它的锐角等于60度,它的两底分别为15厘米,49厘米.”学生都能自觉地多角度研究,得出了多种解题方法[4].通过合作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要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课堂能否高效,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生命价值主要是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走近教育大师:中外教育家言论辑评,2006(9):147.

[2]中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30例.100.

[3]教育情报参考,2007(11):45.

[4]数学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201.

[江苏省启东市东海中学 (226232)]

上一篇:体验过程 感悟思想 下一篇:打好基础盖大楼 记好概念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