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时间:2022-06-10 05:35:17

浅谈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摘 要] 母牛繁殖率:是指母牛的受配率(输配率),受胎率,产犊率,犊牛成活率,以及母牛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繁殖率是衡量母畜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提高母牛的繁殖率会有效地增长经济效益,从贵州毕节金沙县当地的自然条件出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发展养牛业是本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养殖母牛繁殖率技术来增加经济效益,是一条可取的途经。

[关键词] 繁殖 改良 饲养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127-02

一、前言

贵州金沙地区的气候宜人,比较适合养殖牛等牲畜,使当地的养牛业有了长远的发展。充分的利用绿竹山、六峰梁子等天然草地,实现了草场的万亩改良,对养牛业比较有帮助,对于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大有益处。

二、提高繁殖率的措施

1.选配优良的种牛

在贵州有句语:“母牛好好一窝,公牛好好一坡”。在选择好母牛的同时更要着重种公牛的选择。严格控制野交乱配,近亲。(1)母牛的选择:基本要具有本品种的体型外貌特征,没有疾病,发育良好,繁殖能力强,产乳性强,发育好,四肢端正,后腿粗而丰满的母牛。(2)种公牛的选择:目前在我们地区主要选择外国优良品种,(安格斯,西门塔尔)。公,母牛的选配必须以优配优

2.科学的饲养

母牛的营养是影响母牛繁殖力的重要因素。对母牛要进行科学化的饲养,要根据不同的孕期,及时调整营养结构和饲料供给量。每个时期需要的营养量是不一样的,并不是高营养就可以了,而是要适合此阶段。不适宜的营养就会造成母牛的繁殖障碍,营养水平过高、过低都会使母牛降低,出现困难。营养水平过高,导致母牛过度肥胖,会增加胚胎的死亡率,犊牛成活率也会降低。初情期的牛需要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初情期前后的牛需要优质的青饲料或牧草。必须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牛营养水平,维持适当的膘情,才能保证母牛正常,这个时候若是营养跟不上,母牛即使是妊娠,由于母体营养不良,生出的犊牛会初生体重小、生长慢、抗病能力差。

另外,在饲养时要保证饲料质量与安全,以免引起母牛流产或影响胎儿成活。对母牛要科学配方,保证营养。对泌乳牛实行期断乳,促使早,也是提高母牛繁殖能力的重要因素。注重饲养管理,实行科学饲养,保证母体及胎儿的各种营养需要,避免营养不良,或温度过高以及热应激等环境因素造成母体内分泌失调,体内生理环境的变化不适合胎儿生长,而增大胚胎死亡率 禁止喂母牛腐烂变质、有强烈刺激性、霜冻的料草和冰冷的饮水。不能对母牛鞭打,防止母牛滑跌、拥挤和过度运动,造成妊娠牛受惊吓,对有流产史的牛更要加强保护措施,必要时可服用安胎药或注射黄体酮保胎。提高犊牛成活率 要努力保证犊牛不发生意外或疾病死亡。要对新生犊牛加强护理,及时给牛犊消毒,擦净犊牛嘴端黏液、卫生断脐、断脐后让牛犊及时吃上初乳等。此外,还要做牛舍消毒工作,不使犊牛食入不清洁的草料。

3.调整母牛的群体年龄

调整母牛的群体繁殖年龄可以提高繁殖率,要淘汰年龄大、体质弱、生产能力低下的母牛,以保证繁殖母牛的群体结构。

4.加强配种业务员能力

目前,贵州肉牛的繁殖方式基本是采用人工受精,为了提高受胎率,。对黄牛实行改良,缩短了配种周期,提高了配种效果。要提高配种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可以通过在一定范围内的技术交流,请技术较熟练的人员讲解等方法来提高配种员的技术水平。

5.正确掌握期鉴定和适时配种

做好母牛鉴定,掌握母牛的,排卵特点,做到适时配种是提高母牛受配率的重要措施。(1)育成牛的适时配种:母牛在16至18月龄或者体重达280公斤即可配种。配种过早影响母牛本身的生长发育,容易难产,所产犊牛体质差,不易成活。配种过迟影响经济效益,降低繁殖率。(2)经产母牛适时配种:母牛一般在产后30至45天宜及时配种,如错过多次情期会造成受胎率低甚至终身不孕。(3)母牛适时配种:根据母牛的排卵规律,后30至36小时是最佳配种时间,此时阴道的黏液颜色由白变黄,黏稠浓度高。掌握不准确,会影响了配种受胎率。

6.早期妊娠诊断

对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可以提高的母牛繁殖率。通过早期妊娠诊断,可以及早确定母牛是否受孕。对于诊断已经受孕的母牛,可以加强营养,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不会因为营养不适合而造成胎儿发育不良,也避免母牛怀孕后误配而造成损失。早诊断也能确定母牛的分娩日期,及是准备,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没有妊娠的母牛,也可以及早发现,早找原因,早采取措施,减少空怀时间,缩短产犊间隔。

常用妊娠诊断方法

(1)外部观察法 母牛怀孕后,常表现为停止,性情温顺,行为谨慎,食欲增加,毛色润泽等外部特征。

(2)直肠检查法 在怀孕早期可能通过子宫角的形状及质地的变化来鉴定

(3)阴道检查法 在怀孕早期,阴道黏膜色泽苍白,表面干涩,无光泽,阴道收缩变紧,子宫颈口及其附近有少量黏液,子宫颈紧缩关闭,其阴道部变为苍白,有栓状物。

7.疾病的防治

(1)做好防疫措施:在饲养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兽医的防疫标准,按期做好防疫措施。所以在防疫上要做好幼苗的初期防疫,避免染病牛形成传染源。

(2)做好母疾病防治:科学饲养,要培养母牛的营养,减少母牛产科病,由于母牛的高产乳量,容易给母牛带来一些疾病,会对母牛繁殖有很大的影响。对母牛疾病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3)产后疾病的预防

对刚产犊的母牛要用高 酸钾溶液对阴道和子宫进行冲洗消毒,减少和杜绝母牛生殖道疾病的发生。同时对外及其周围要用温热肥皂水来苏儿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冲洗干净并用干布擦干。圈舍和围栏内被污染的垫草应及时更换,保持圈舍清洁干 ,温暖。冬天防止贼风同时喂给易消化适口性好的饲草饲料。

五、结束语

母牛的繁殖率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想提高繁殖率就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正确的鉴定、适时的人工授精、早期的妊娠诊断、生殖疾病防治、控制、胚胎移植等繁殖控制技术,每一个环节都要谨慎对待。争取母牛繁殖率高,犊牛成活率高,最终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荣海林.李慧颖.荣柏玉.等综合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J].黑龙江动物繁殖.2009.13(12):40-41.

[2]邢攸荷.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产荷助产[ 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5):26-29

上一篇:浅谈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的问题 下一篇: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