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科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时间:2022-06-10 04:41:29

浅谈农科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摘要: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高等数学是农林院校重要公共基础课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但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本文就如何提高农科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思维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探讨。

关键词:农科高等数学;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

农科高等数学是农林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大学教育所进行的第一门公共基础课,目前发行的农科高等数学教材虽已有多种,但是其中多以理工科高等数学教材为样本。对内容和理论要求进行精简和降低,与农科领域相结合的例子较少,给学生以脱离实际、学无所用的感觉,由此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低下。因此学校应根据农科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要,组织教师认真选取适合农科专业的高等数学教材。有实力的高校也可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编写与专业结合紧密的高等数学教材。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我们根据农科高等数学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农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主要从打好基础、重视基本概念重视习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突破知识的枯燥性、不断探索和实践、6个方面着手探讨。

一、打好基础

高等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概念多、逻辑推理多,而且抽象、理论性强。高等数学教学初期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变量无限变化的过程,它的观点和方法。对初次接触高等数学的学生来说,往往感到不太适应。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初始阶段的教学,着力引导学生入好门、开好头,狠抓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为主的“三基”教学。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充分利用引例、几何直观、数学语言等讲清基本概念,如函数、极限、连续等。并逐字逐句地分析其含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对于基本定理,重点讲清其来龙去脉及证明思路;对于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以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

二、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高等数学中的许多重要概念都是从大量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共性的数学本质,都有着深刻的几何、物理或工程背景。因此,在讲述概念时,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的实际背景及概念中所包含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比如高等数学中定积分概念,我是这样引入的:要想知道地图上某一省的面积有多大?怎么计算?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讨论如何测、如何算。但也遇到了问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我乘机告诉他们,下边学的定积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从实例计算曲边梯形的面积和变力所做的功引入了定积分概念。定积分概念中包含着处理许多实际问题的“分割、作近似、求和、取极限” 的朴素的数学思想,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很容易接受了定积分概念,并理解了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是在讲课过程中渐渐地让学生体会,是要老师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教给学生。学生掌握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推理方法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三、力求精讲多练并重视习题课

(1)在课堂上要坚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的教学原则,要做到精讲多练。讲课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对于重点、难点的地方,要不厌其烦,运用各种方法,反复解释,使学生理解其精髓;对于次要、简单的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让学生课下自学。课堂上只有精讲,才能给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练习。而练习则又是学好高等数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让学生亲自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可以帮助纠正错误的或模糊的概念,既使得原有知识清晰化又能增强新知。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会发现问题,才能真正认识、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2)习题课是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上习题课可逐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从多方面去探求原因,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出其最好的解答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范例,从多方面分析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知识的传授,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直观性、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拓宽了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渠道,使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用《几何画板》绘制精确的一元函数图形、对于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性、凸凹性、非常方便。用Mathematica软件绘制空间曲面,讲解二元函数的定义域、极值、二重积分的区域,有非常直观的效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形象的认识、理解。同时,加强数形结合的教学能让学生学会独立使用各种先进的计算工具,以此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路与新途径。

五、突破知识的枯燥性

很多学生认为高等数学难学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与高中数学知识的差异性太大,大量引入各种数学符号,强调严谨的数学语言描述,特别是极限理论中“ε-δ, ε-N”语言,使大家一下子难以接受;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很多学生不知道高等数学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或者日后的工作岗位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因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的主要做法是 ,强调知识的应用性,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高等数学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尽可能将所学知识与各专业内容挂钩,多举些与专业相关的例子,让同学们学以致用。在解题时,要讲清解题思路,做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尽量启发学生多提问,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地探索与创新,让学生明白知识的用途,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六、不断探索和实践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也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支持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数学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积极推进数学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追求。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从教师的角度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抱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在课堂上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力,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巧去解决实际问题,尽一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下一篇:中西思想译介中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