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时间:2022-06-09 03:47:27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从学科特点来看,小学科学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多次实践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较扎实的科学理论知识,而且要把重点放在他们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上,真正使他们成为未来所需要的人才。而小学科学课正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

关键词:科学;创新;实验教学

下面我想结合科学课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高,好学、好问、好动手是他们的天性。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有强烈的敏感性,这正是他们观察事物、思索问题的动力,根据这一特点,抓住时机,把他们引到爱科学的轨道上来。例如,我在教学《电产生磁》一课时,我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让每组的组长到前边领取,小组的同学进行猜想、研究、讨论,小组的同学们很快就接通一个简单电路,让这个简单电路靠近小磁针时,小磁针发生偏转了,断开电流后小磁针不动了,说明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在课堂上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更加强烈了。

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的发现始于疑问,而发现问题正是创新的开端。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扶持创新意识,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好奇心是产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原动力,当学生对科学实验有了好奇心时就会自觉地去钻研,他就会感觉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例如,《磁铁有磁性》一课,我为学生准备了两类材料,进行对比研究,让学生能很快探究出磁铁吸铁的性质,一类是铁做的物体,如,大头针、铁钉、钥匙环、铁勺子、小刀等,另一类不属于铁的物体,如,木头、纸、玻璃、塑料、橡胶……把这些材料混在一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学生很快地发现磁铁能吸铁类的物体,从而知道磁铁能吸铁的性质。通过实验,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

总之,创新精神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我们要让孩子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自然现象的探究员,做科技创新的小主人,使科学教学一举多得,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永春中心校)

上一篇:古德教育应该作为独立科目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下一篇:新课程下教研员更要注重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