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黄帝内经》论耳

时间:2022-06-09 11:09:31

摘要 通过归纳《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有关耳的论述,分析并总结了耳与脏腑经络、运气等的关系,以及耳病的病因病机,说明《黄帝内经》为中医耳科奠定了坚实有力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中医耳科 中医学术发掘

成书于汉代的中医学理论的起源和基石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中医多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现就该书中有关论述耳的内容作一浅议。

1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1 耳与脏腑的关系:中医将人体外在四肢官窍与体内脏腑、经络等相互联系,如五官配属五脏,以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共同反映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形成了局部、整体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既可体现出人体是一个整体,也可以较为集中地反映出相应所属脏器功能的强弱,以利于辨证论治。纵观《内经》中的内容,官窍与脏腑的关系方面,因为肾开窍于耳,故耳与肾的关系为世人广泛所接受,但耳也与心、肺、肝、脾四脏以及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等阳经经络均有着一定的联系。

1.1.1 肾:《内经》中论述了耳与肾的关系甚为密切,以耳配属于肾,并首倡耳为肾的外窍。如《灵枢•五阅五使》有“耳者,肾之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北方生寒,寒主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此外,耳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也依赖于肾气正常的调和施布,肾和则耳才能很好地实施其功能――听声辨音,正如《灵枢•脉度》所云“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同时还以耳位高低、厚薄之分,来推演体内肾位的高低和偏正关系,如《灵枢•本脏》“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好前居牙车者肾端正,耳偏高者肾偏倾也。”并据此论述相应疾病的发生与否,而有“凡此诸变者,持则安,减则病也”。

1.1.2 他脏:耳与他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此并非指心真正地开窍于耳,而是强调心与耳有一定关系。故心有病变时,也常常影响着耳的正常功能。《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急甚者为瘛,……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癫疾”。《素问•气交变大论》有“岁金太过,燥气流行,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和“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疟,……噫燥耳聋。”此两条虽未直接谈到耳与肝肺两脏的关系,但从条文中所列出的“耳无所闻”、“耳聋”等耳病症状,不难推测耳病的发生与此两脏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又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甚则耳鸣眩转,目不识人,善暴僵仆。”木为肝所属,木性喜条达,木郁则肝疏泄失常,肝气上逆,冲击耳窍,故发生耳鸣。此也说明肝与耳的关系。再《素问•玉机真脏论》“帝曰:夫子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其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四肢不举,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脾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的濡养无不依赖于脾之运化,脾之功能低下,就会影响机体脏腑、经络、官窍等的正常功能,当然属九窍之一的耳也不例外,故出现“不通”(或耳聋或耳鸣)。

1.2 耳与经络的关系:《内经》也认为耳与经络的关系甚为密切,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可见经络都与耳紧密相连,但主要体现在与手足阳经经脉的关系上,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诸阳之会,皆在于面”。

1.2.1 足三阳经:因为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耳,故耳与胆的关系较为密切。《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少阳经循行于侧头部,而耳正位于此部,故耳及耳周部位是胆经经脉循行的主要部位。如果胆经有病,此经循行的部位就会发生相应的病变,相反亦然。如《素问•热论》记载病人患伤寒后循经传变的规律,“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肝胆互为表里,既有单独受病,也可发生并病,如 “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指出表里同伤于寒邪,同时受病的脏腑为少阳胆与厥阴肝,而表现的症状之一就有耳聋。足少阳经筋也与耳有关联,《灵枢•经筋》曰:“足少阳之筋,……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治疗上也常从胆治疗耳病,如《灵枢•杂病》有“聋而不痛者,取足少阳”。另外,足太阳膀胱经因上达人体头部,其支脉也与耳相连,如《灵枢•经脉》云:“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故膀胱经病变也可致耳病。而足阳明胃之筋也循行于耳前,《灵枢•经筋》曰:“足阳明之筋,……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故该经筋受邪,同样也可致耳病的发生。

1.2.2 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到耳及其周围,如《灵枢•经脉》说:“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故该经受邪致病就会出现相应的耳病症状,“是动则病耳聋浑浑,……耳后、肩、肘臂外皆痛。”《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也说:“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古人认为三焦气血盛则耳外形美,耳外形美则可推知耳的功能正常,反之耳色衰则其功能减退。手太阳小肠经也循行于耳部,如《灵枢•经脉》云:“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而其经筋也到达了耳,《灵枢•经筋》有“手太阳之筋,……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眦。”故其经络、经筋有病,可出现“耳聋”、“耳中鸣痛引颔”等。另外,耳病也与手阳明大肠经有关联,《素问•缪刺论》“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而治疗耳聋也可从大肠经着手,《灵枢•杂病》有“聋而痛者,取手阳明”,说明手阳明经是治疗聋证的常用针灸取穴的所在。

2 病因病机

对于耳病的致病因素、病理机制,根据《内经》相关内容大致可概括为虚、实两证。

2.1 实证:多是阳亢、热邪、气闭致病。如《素问•脉解》“所谓耳鸣者,阳气万物盛上而跃,故耳鸣也。”指出耳鸣的病因是由于阳亢所致。因为阳性本是主升主动,阳气过于亢盛,阴相对不足,阴不能制约阳,则阳亢于上,而发生耳鸣。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火与热同为一类病邪,火热病证多表现在人体上部,尤以头面为甚,故耳聋的病因有因(火)热所致,如《灵枢•热病》中“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另外,还可因为气闭而致耳聋,《灵枢•寒热病》有“暴聋气蒙,耳目不明”。

2.2 虚证:主要为气虚与阴亏精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耳目功能正常也有赖于清阳上升,故气虚,使清阳不升,上窍失养,可出现耳鸣,正如《灵枢•口问》所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同时指出气虚所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此外,伤津耗液过多而致阴亏髓减,脑髓空虚,失于濡养,也可出现耳鸣,《灵枢•决气》说:“精脱者,耳聋”;“液脱者,……耳数鸣”,《灵枢•海论》也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3 其他

《内经》首先提出耳的别名“窗笼”一词。《灵枢•卫气》有“足少阳之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

耳还与运气和脏腑的关系有关,如果运气和脏腑的关系失于平衡就会产生相应的耳病。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厥阴司天,风气下临,脾气上从,而土且隆,……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凡此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正,地气扰,……聋瞑呕吐,上怫肿色变。……民病热中,聋暝血溢”。

针灸治疗耳病,在《内经》中也有论述,如《素问•刺热篇》云:“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暝,刺足少阴,病甚为之五十九刺。”而对于耳聋、耳鸣等症状的针刺治疗,阐述更为详细,《灵枢•厥病篇》云:“耳聋无闻,取耳中。耳鸣,取耳前动脉。耳痛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也。耳聋,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先取手,后取足。耳鸣,取手中指爪甲上,左取右,右取左,先取手,后取足。”《素问•刺禁论》也云:“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内经》认为如果能做到阴阳调和,也就达到了养生的目的,而阴阳调和反映在人体的各个部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者耳目聪明,身体轻强”。

4 结语

综上所述,《内经》中诸多与耳有关的内容,不仅仅是肾开窍于耳,所属五脏六腑都与耳有着密切的联系,故对于临床辨证施治耳病时,不仅可从肾论治,还可从其他脏腑、经络治疗,给治疗耳病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思路,并且对于现今中医耳科理论和临床的学习和研究仍然发挥着指导意义。

收稿日期 2008-08-27

上一篇:浅析雷丰论治泻痢救误心法 下一篇:从气虚血瘀论治紫癜性肾炎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