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时间:2022-06-09 09:26:23

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转变观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那么,语文课堂中怎么实现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两三年的实践告诉我就是要大胆地解放学生,大胆的相信学生的能力。

首先是要解放学生的口。胡适曾说“发表是吸收知识和思想的绝妙方法,吸收进来的知识思想,无论是看书来的,还是听来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们自己的东西。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自己的了。”过去很多时候,我们老师都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语文老师的口才更是毋庸置疑,从字音、字形到字意,从词语、短语到句子,从选材、构思到立意,从修辞、逻辑到情感……每一位语文老师讲起来都是头头是道,口若悬河。而我们的学生却成了一个录音机,在被动地接受着,这样的录音效果往往很差。

其实,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去把学生的口解放。第一是课前展示。每节课要求一位学生在课前讲一个故事或者笑话,或者新闻,也可以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把他们吸收的知识通过自己的语言组织讲出来,其他同学对他做一个评价;第二是诵读经典。充分利用每周的早晚读时间,让学生集体诵读《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老师适时教学生诵读或者抽查学生诵读的情况;第三是趣读课文。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们的文言文可以让学生创造性的朗读,比如唱读,快板,竞读……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只要能把学生的口解放出来就是成功。在今天的课改中,我们还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来讲课文。比如我在上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就先让学生看课文,再看资料,然后告诉他们小说的阅读应该从哪几方面去把握,接着下来就分配任务,一组分析人物形象,一组讲解故事情节,一组分析环境描写,一组理解文章的主题及“孤独之旅”的含义。学生下来认真准备,在小组内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每个小组的发言质量都很高。(小组讨论的过程就是一个解放学生口的过程)这样的方式解放了所有同学的口,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在小组讨论时也能积极参与。口的解放,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是解放学生的手。人有一张口,所以要说话,人有一双手,那就要做事。我们在课堂上千万不要像有些老师要求的“把小手放好”,也不要学生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乖娃娃,因为这种“拿来主义”是不可取的。解放学生的手有很多途径,比如课堂上要求学生做笔记,勾画重点词句;一个单元结束了,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有哪些难字、难音;为了检查自己掌握的情况,学生之间相互听写,相互评改;文言阅读有不懂的字词,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教材1+1》或者《文言文全解》;每天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一句格言警句……近年来,学生的作文,我也是采用学生之间相互修改的方法,老师每次作文评改只需提出一两个重点即可。比如开头结尾是否照应,中间的过度是否自然,叙事是否清楚,情感是否真实等等。要求每位学生至少评改三位同学的,他们通过自己动手评改,不但可以发现同学的不足之处,借鉴同学的优点,同时也可以从中反思自己的作文还存在哪些问题,以便今后写作时引起注意。这样的“放手”,学生收获很多,老师也减少了评改作文的痛苦。

同时,我们还可以配合教材搞些实践活动。记得我在上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时,有学生对其中的一个细节“筷子一去,吱的一声,便冒出了油来。”感受不是很深,于是我就在端午那天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个鸭蛋,一双筷子,让他们轻轻地敲破鸭蛋大的那头,不要急于把蛋壳剥完,然后用一支筷子慢慢地去,静静地听有没有“吱”的声音,默默的看有没有冒出油来。听到声音的同学叫起来了,看到油的同学笑起来了。这时,我叫大家停下(有点扫兴),一起来朗读课文中描写吃鸭蛋的部分,朗读中学生体会到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啊。接下来,我要去学生将自己吃的蛋壳清理干净,利用蛋壳画一个俏皮的头像,再往蛋壳里面装一些沙,做成一个不倒翁。看到学生认真仔细的做着,看到一个个俏皮的头像摇来晃去,我知道,孩子们这个端午过得很快乐,很有意义。因为我解放了学生的手,锻炼了他们的操作能力。

再次是解放学生的脑。“思想决定行动。”语文是需要发散思维的,他决不允许学生的死板思维。它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分析力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要相信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应当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千万不要一棒子打死。同时,老师还应当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问题,把他们的大脑解放,把他们的思维发散,把他们的思想激活。

课堂是学生的,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从一个单纯的“播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要老师能主动积极地改变自己的观念,大胆的相信学生、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就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最高境界。

上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理论的渗透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