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06-09 07:59:40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摘要: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也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践能力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构建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工作中认识问题,并且运用自身知识探索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能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是某种单一的实践能力,而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种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可以分为“基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两种。基本实践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包括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科研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设计能力、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两者没有层次高低之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个体主体性发展。

一、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1、党中央的文件精神,指出了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党中央十分重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早在十六届中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保持高校招生合理增长,要注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别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造就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党中央把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我国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对教育和人才培养内在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我国几十年教育发展状况全面把握之后做出的科学决策。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校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2、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就业率的重要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连续十年递增,2013年大学毕业生达到历史高峰的699万,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明显失衡,在招聘员工时,用人单位拥有绝对的优势,对应聘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大学毕业生往往存在实践能力较弱,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很难适应岗位要求,所以,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本身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当务之急。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大学生发展前途和千千万万个家庭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问题。从企业招聘情况来看,复合型、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更受招聘单位欢迎,因此,实践能力成为大学生实现从学校走向社会,从学业走向就业顺利过度的重要基础和保障。[1]为了使大学生适应岗位要求,提高就业率,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岗位竞争力和就业能力,这样大学生才能有能力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3、培养实践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实践能力的获得和增强不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基础。综合素质的提高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实现。实践是加深理解科学知识的最好课堂,它可以用最快效率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大学生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活动,不仅了解社会了解民生,同时对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推动作用。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实践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构成,并成为一个人发展的根本和基础。社会实践能够让大学生拓展视野、丰富生活,锻炼学生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大学生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因此,实践能力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人的认识升华和操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践活动。

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已经从“学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随着这种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内容分成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模块,对相关专业进行交叉整合,打破学科、体系界限,按照培养能力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课程,挖掘和共享课程资源,在各门课程中渗透素质教育因素,从而满足大学生能力和个性发展需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2]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融合是教育体制上实行的深层次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作为教育改革的目标。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综合性,形式的多样性。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他们的智慧和潜能。在教学中要采用“项目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选取实际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生产项目及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充分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最终达到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使课堂成为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天地。

2、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保障,所以,要加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力度,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同时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同考虑,要建立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如模拟酒店、模拟法庭、模拟企业生产车间等,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直接进入实战演练,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主战场,校企合作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最好形式。校企合作是建立在学校与企业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学校师生为企业的技术改革献力,为企业的研发助阵,使大学生在对口的企业获得更多的实训机会和实际操作的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难题,提高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学校也为企业提供了优质、与企业自身特色相符合的大学毕业生,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更强的竞争力。[3]

3、优化教师结构,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主体是学生,主导者是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高校教师既是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实践活动的引路人;既是大学生开展学术活动的启蒙者,又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力,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科技研究能力,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培养和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就要带着课题深入到生产一线顶岗锻炼,完成整个生产流程,掌握实际生产环节,结合生产项目开展学术研究,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另外,组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要有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共同研究实践教学大纲、实训计划和实训内容等,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4、以学科竞赛为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学科竞赛培养了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一,学科竞赛可以增强自学能力,提高创新意识。通过学科竞赛,使大学生从被动的复习和考试转变为主动式学习,使大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真正主角,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在学科竞赛准备过程中,他们更多的是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反复试验和练习,从而拓宽了视野,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第二,学科竞赛有利于知识系统化。学科竞赛不仅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更主要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学科竞赛可以将几个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专业知识系统化。大学生在准备参加学科竞赛过程中所取得的收获,是任何一门课程或若干个教学环节所无法替代的。第三,学科竞赛可以增进团结合作,促进交流进步。参加学科竞赛的队伍一般由5人组成,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这就要求团队必须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负责,又要相互配合,在共同完成竞赛作品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学习、交流、鼓励、包容,无形之间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竞争意识,这种能力是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学科竞赛带给大学生的收获,将是他们走出校园服务社会之前一笔宝贵的财富。

四、结语

强化大学生实践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拓展知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更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和保障。因此,要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创造优越的实践教学环境,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常大治.从就业看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0(4):60~61

[2]周爱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1):74~75

[3]冯剑桥.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2012(12):41~42

上一篇:对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状况的... 下一篇: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