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启示

时间:2022-06-09 06:07:07

【摘 要】民国初期,山东处于军阀统治之下,政治上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上自然经济处于崩溃状态。战争匪患频发、自然灾害不断,流民大量的涌现。

【关键词】民国初期;山东流民;启示

流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流民现象古来有之,并非近代所独有。流民一词最早见于《管子.四时》一书,其中提到了“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 ①,《明史》中据载有:“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 ②。一般意义上来讲,流民是指丧失土地而无所依归的人群。近代著名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则是对流民含义及其悲惨境地极为形象的诠释。画中有在流离中倒毙于途的卧尸,还有盲无目标的流离群。“牵衣顿足拦道哭,凄清惨状令人浩叹”。

一、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的原因

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国内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如从社会学的角度,人口学的角度等。笔者将从整个社会大的环境入手,从流民产生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展开。

(一)社会因素

民国初期,山东社会动荡不安,各种“合力”导致流民产生。

自然经济解体、农民贫困化。几千年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其典型的特征就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近代以来列强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他们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将大量的商品倾入中国,洋布洋纱以其物美价廉的特点,很快占领了中国市场,洋布代替土布的过程也就是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国男耕女织的经济状态被打破,耕与织相分离,这些传统的“耕男”“织女”成为了失业者和剩余的劳动力,为了生存,不得不另谋生路。山东位于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冲击较大,自然经济解体的较为迅速。另外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人均不到三亩地,土地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山东农民贫困化程度较高,贫困则是流民产生的温床。据英人马伦和戴尔人估计:“中国农家有一半以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的地方如直隶有百分之八十生活在贫困线下挣扎。” ③这样看来,山东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经济具有极大地脆弱性,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的意外,就会崩溃。

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兼并严重。民国初期,山东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据当时的统计,山东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94‰,去养活了70‰以上的人口。在整个民国期间山东土地不到一亿亩,而人口则在三千万以上。山东的人口密度在当时,仅次于浙江和杭州,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且土地兼并严重,据当时统计,近代山东人是闯关东的主流,而在闯关东的人中,又以在土地兼并过程中丧失土地的人为主。

战乱、匪患不断。民国时期的山东以其独有的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东成为军阀混战的重灾区,也成了军阀征钱、征粮、征物、征兵的主要地区。1920年直皖大战,主战场部分在山东德州;1925年张宗昌与孙传芳的浙奉战争涉及鲁南地区;1928年日本人制造的“济南惨案”;1930年的中原大战主战场又包括山东,长期的战争使山东部分地区变为了焦土。这一时期军阀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大量招兵,张宗昌祸鲁期间,山东军队号称二十万。军费支出居高不下并且年年递增,1919年军费支出600万,到了1925年军费支出达5000万,这庞大的军费开支则落在老百姓的身上。其次是匪患,特别是在1922年至1930年,山东出现了“无地不匪,无县不匪”的局面。1928年2月14日《晨报》报道:“鲁省由沂州到泰安途中,蒙山附近因土匪横行,几无人烟,田野禾稼自行腐烂,至今无人收割。” ④这样的报道不胜枚举。战乱匪患使山东地区几无净土,安分守己的农民为了活命,被迫走上了生死未卜的闯关东之路。

地租捐税。地租赋税是中国封建制度的产物,几千年来一直沿用,民国初期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山东农民,仍摆脱不了地租的剥削。各省田赋直线的增长,压的农民透不过气来,山东省在1926年至1927年度“土地税曾超过农民的总收入——自从山东出了张宗昌,增加了五六倍的捐税”。⑤这一时期地主阶级为了剥削农民,也增加了名目繁多的捐税,如1926年征收的“讨赤”特捐,1927年的加收军事特捐等。正所谓“苛政猛于虎”,沉重的地租捐税,使本已处在崩溃边沿的山东农民雪上加霜,再加上战争匪患等因素,大量土地撂荒,无人开垦,广大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迁移他乡。

(二)自然灾害因素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土地主要以丘陵为主,自然灾害频发,有“十年九旱”之说,旱灾对山东影响尤为严重。其次是洪涝灾害,特别是黄河水灾。除此之外,还用风暴、霜冻、海潮、蝗灾、瘟疫、地震等自然灾害。山东还经常出现几种灾害叠加局面,如旱灾蝗灾叠加出现。

旱灾。山东是旱灾的多发地区,山东几乎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局限于不同地区,只是未对全省构成大的影响。民国初期较大的旱灾有两次,分别为1920年和1927—1929年的旱灾。范围之广、灾情之重,与其说这两次旱灾是山东的灾害,不如说是全国性的旱灾。1920年的旱灾被称为四十年未有之奇荒。《大公报》载,“山东灾区之广、灾民之多、灾情之重,然未有今年之甚者……大小麦皆枯死,麦稷高粱之属皆未播种,秋季禾稼更不待论”。⑥另据统计当时山东有107县中有54县受灾,被灾面积1800方里,被灾人口达1200万人。山东出现了哀嚎遍野,卖儿鬻女的局面。

水灾。山东的水灾历年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如1912年淄川、乐陵、平度的水灾,1913年山东菏泽双河岭黄河绝口,1919年山东淄川、齐河、东明被涝等等,但到了1927年山东的天灾尤为严重,无一年不是重灾。如:1927年冬,鲁西南突降暴雨,大雨使“麦根悉变红色,收获已属无望”。⑦1933年的黄河水灾是二十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水灾,山东有21县受灾,受灾人口17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9800余万元。《大公报》载,“菏泽水漫四野,城堤外水深丈余,屋塌人畜皆毙,逃难赤身露宿,妇孺哀嚎,惨状严重,为数十年来未见” ⑧。

其他灾害,如冰雹、瘟疫、赤潮等在山东也是极为常见的,但较上述旱涝灾害,影响要较小,本文就不再详述。

二、民国初山东出现流民潮的启示

一部山东流民史,就是一部山东人四处谋生的血泪史。上文对山东流民产生的原因作了简要的阐述,大量流民的涌现深思。

流民的产生是天灾人祸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祸大于天灾。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是凶年”,1928年山东百万流民闯关东就是这一悲剧的例证。1928年张宗昌在山东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土匪横行,山东已百业凋敝,人民抗灾能力降低。天灾来时,人民只能四处流浪,正所谓“国泰方能民安”。

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限。民国时期,我国的救济事业已走向近代化,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救助机制,如北京政府设置赈物处,统揽全国赈灾行政事务,山东省设有赈物处和灾赈工会负责山东的赈济,民间有华洋义赈会等各种慈善救济团体。民国初期受国家财力、社会环境动荡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救济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正所谓“国富方能民强”。

【参考文献】

①(春秋.齐国)管仲编著:《管子.四时》

②《明史.食货一》

③转引自《中国农村经济实况》,北平农民运动研究会1928年版,第63页.

④《晨报》,1928年2月22日

⑤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中译本,上海神舟国光社1930年版,第284—285页

⑥《大公报》,1920年9月13日

⑦参见袁莹莹:《近代山东灾荒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⑧《大公报》1933年8月19日

上一篇:“人肉搜索”对隐私权的侵犯 下一篇:浅析休谟和庄子不可知论思想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