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院创新力浅析

时间:2022-05-28 08:47:25

山东院创新力浅析

摘要: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标志。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山东院通过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和发展方向的战略目标、坚持以市场需求作为创新力提升的导向、完善创新机制体系、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等途径,不断促进企业创新力提升。同时,仍需在创新激励机制、创新平台、创新文化建设以及企业家精神培育、员工培训等方面继续提升。

关键词:创新力;发展战略;市场需求

引言

创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源源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1]作为全面面向市场竞争的企业,山东院要在竞争中制胜、取得长足发展,具备超强的创新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新力

“创新之父”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企业创新力就是企业在市场中将企业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内在变革,从而提高其内在素质、驱动企业获得更多的与其他竞争企业的差异性的能力,这种差异性最终表现为企业在市场上所能获得的竞争优势。[2]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企业竞争力提高的标志。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其竞争力也强,反之亦然。

二、山东院创新力现状

(一)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和发展方向的战略目标

山东院不断创新完善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实际和发展目标,提出了“两化一创”战略,即:“培育差异化优势,提升国际化能力,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其中,“差异化优势”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力,包括业务领域、服务模式、技术能力、投融资能力、核电发展平台等方面的创新优势,是山东院在向客户提品和服务时,体现出的“与众不同”的价值,以此形成区别于行业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坚持以市场需求作为创新力提升的导向

市场是企业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检验创新成果的标准。创新的成果只有与市场接轨,生产的产品才能为市场接受,也才能收回研发投入或实现投资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全面面向市场竞争的企业组织,山东院的创新方向不能是盲目的,必须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即与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三)完善创新机制体系,保障创新成果

创新需要一套有效的管理程序和科学的管理流程,山东院的创新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引领,以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各技术研发中心为主体,形成涵盖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有机结合的研发体系。一是抓好创新机构建设。设立了企业科技委员会,2011年又在行业内首批成立了科研部,归口全院创新管理工作。二是以研发平台为依托开展创新。2008年以来,先后设立了9个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各中心开展多种类型的课题研发,在吸引国内外研发资源、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形成高水平成果、提升企业整体技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做好科技研发中长期战略的制定。超前开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积极培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客户需求。四是注重产学研结合,形成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学研”的先导作用,将现有技术资源与市场需求高效整合,加快研发成果的转移转化效率,创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四)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促进创新力提升

在国家核电三和文化引领下,山东院以创新创造创业为主题,重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开展员工创新行动,不断促进企业创新力的提升。山东院坚持的理念是,把所承担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既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也作为企业和员工技术创新的平台。如果一个项目仅仅按照国家规程完成设计投产,没有形成创新成果,这就不是一个成功的项目设计,必须有所提高,有所创新。山东院把创新团队、创新个人、企业创新标兵作为企业先优评比的核心项目,引导建立全员创新意识和企业创新文化,使创新工作常态化。

(五)山东院创新的主要成果

一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创新人才队伍。目前,山东院研发人员约占全部人数的25%,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约为50%,涵盖了全部业务板块。1人入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获评电力勘察设计行业“资深专家”,3人入选山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52人进入国家核电“813”科技人才。二是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成果丰硕。科研经费投入逐年增加,近四年科技活动经费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保持在3.2%以上,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保持在2%左右,为科技项目研发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持,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从2008到2012年底,共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5项;获得授权专利78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电力专有技术19项,软件著作权19项;参编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29项,主持行业与国际标准对标1项。三是通过创新,赢得市场和利润。近三年,山东院主营收入年平均增加了30%,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应用带来收入占企业年总收入的60%以上,年平均利润增长50%,已经走上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份额增加、利润提高、再创新的“三螺旋”上升轨道。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在国际、国内电力市场持续萎缩的情况下,山东院各项经营指标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大大增强。

三、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力要关注的因素

2013年,山东院在制定《员工行为指引》过程中,通过资料研究、高层访谈、中层访谈、员工座谈会、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客观了解山东院的管理现状和文化特征。经过基本的数据统计分析,在200余人次的网络调查问卷中,关于“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山东院有待加强的方面(最多选两项)”:“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占58%,“完善的创新基础平台”占53%,“培育良好的创新氛围”占37%,“提升全员的创新能力”占31%,“领导积极倡导,锐意创新”占15%。根据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山东院在创新力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如创新激励机制、创新平台、创新文化、企业家精神等,另外也有一些问卷之外的影响因素,如员工培训等。

(一)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企业领导者是企业发展中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实行者和推广者,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离开了企业家强烈的创新的意愿和能力,就不会有任何的创新措施的实施。

(二)完善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企业的具体激励措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物质激励、情感激励、企业发展前景激励三大类。目前绝大部分企业对于创新的激励过多的集中于物质激励,反而会对创新起阻碍作用,这提示我们对创新的激励必须从工作本身出发,激发员工“自发的、为工作而工作的内部动力”,否则,过度的外部刺激,特别是物质刺激可能会事与愿违。

(三)构建“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创新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凝聚起来的“胶水”,这种凝聚效应全面体现于企业的各个方面,任何为了提高企业创新力的举措必然应该有相应的企业文化转型计划。最有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这样:更加外向型而非封闭型的文化;更加灵活、适应变化的文化而非一味求稳的文化;扁平化而非等级化管理的文化。

(四)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因此,企业应重视员工素质提升,加大员工学习培训经费投入,对员工加强创新方面的学习、训练,提升创新技能,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网络文件.

[2]吕宏芬,余向平,企业创新力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企业经济,2007年第5期.

(作者单位: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3)

上一篇:试探思想政治工作在国企中的作用及发挥路径 下一篇: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