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时间:2022-06-09 05:53:01

浅谈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表现为乐而不倦,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兴趣是教学的开始,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不理解,甚至望而却步。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乏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上该老师教的课,对该学科的学习也特别有兴趣,也会因此很快地提高该学科的学习成绩。情感是师生间沟通的一座桥梁,也是促使学生形成兴趣的关键所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课堂上注重多表扬少批评,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应多给他们关爱,多找出其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知,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悬念,是教师根据教材的数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如教学“正比例”知识时,课的引入我向学生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谁有办法测量我们学校旗杆的高度呢?同学们兴趣大发,争论不休,却又想不出好办法。这时我才对同学们说:“我倒有一个且很简单的测量办法,不用爬也不用把旗杆放下便可以测出它的高度”。同学们哗然,产生悬念:老师是用什么办法测量旗杆的高度呢?很自然地产生了求知欲望,由此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盎然,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收到良好效果,悬念也得到解决。

三、加强直观,引导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感知―表象―概念是儿童认识数学的过程,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操作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内容,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的基础上升到理性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每学一个新知识,都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知材料,使他们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促使他们自觉地学习。

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课前按课本提供的图样用硬纸做了一个圆柱。课一开始谈话引入问题“怎样做一个圆柱”,学生因为有了课前做圆柱的经验,不难回答:两个等圆和一个长方形。接下来我随手拿起两个等圆和一个长方形纸片进行演示:这两个等圆和这个长方形能围成一个圆柱吗?(很明显不能)引发认知冲突,究竟怎样的长方形和两个等圆才能围成一个圆柱呢?之后,学生在个性化的动手操作探究中,终于发现长方形的长要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这样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做出的圆柱一模一样?”学生从实验中感悟到圆柱的形状与大小受底面和侧面两个因素决定,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如此以思考促操作,又以操作促探究,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

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应用广泛,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

如认识“圆”以后,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去观察哪些物体的面是圆的?学习了“圆柱的认识”之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你见过周围那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这样才有兴趣去学习。

五、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争胜好强的特点,引导儿童适当开展一些新颖别致的数学竞赛,让孩子们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必将唤起学生的内驱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可采用“夺红旗”、“接力赛”、“夺冠军”……等方法。对疑难问题采用“打开智慧锁,摘取智慧果”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组织“计算接力赛”、“争当数学小博士”、等多种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可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否会有长足的进步,常常取决于我们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外界条件。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圆柱的认识”教学中,我用课件演示首先从圆柱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图形,在教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且长度相等时,把高用动画、图象、声音融合起来,进行演示,真正做到“图文并茂”,学生觉得生动有趣,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教师应着眼于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努力把数学的课堂教学提高到新的层次,让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全面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孙宏安.教师人文素养的新修练[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郑强.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宋海英.行走课堂[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从MOTO 360身上可以学到什么 下一篇:《比的应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