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08 09:59:07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实验探究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现将我的一点点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一、注重实验教学

物理学的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所以努力搞好实验教学,是我们应不断探索的。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

每一个演示实验我都在课前反复地做几遍,认真的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

2.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

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些导体问:

3.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

又指着这些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于是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指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

例如: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形变的时间非常短,学生不易观察,课间就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观察这一过程。

4.努力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

例如:在演示实验时,升高试验台,实物投影仪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都是提高实验现象可见度的好办法。

二、注重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既能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z 学习炉子效率和热机效率时名为先让他们与机械效率进行比较,与班级考试中学生考试成绩的及格率和优秀率进行比较。与功率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讲解清楚功率,机械功率,炉子效率,热机效率的概念,物理含义。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几个率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三、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生学好物理并不是知识让学生知识多做题,而是要教学生解题方法,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物理科学的学习方法。但又可以说整本教科书都在讲述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教材在讲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时,就是按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进行。即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等步骤进行的。在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方法,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展过程,体会前人的思维成果,在学习继承前人思维成果的同时,锻炼和提高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

五、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初中物理虽然需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但同时也要重视记忆。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要求:每节课要认真听讲,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课后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记忆。上午的课,中午的课要重温一遍,下午的课傍晚要重温一遍,作业前要重温一遍。睡前再一遍,每周要对本周的知识进行一次回顾,再以后是一个月,三个月。这样学到的知识基本上在大脑里扎下了根,想忘记都很难。记忆时要注意找规律、找特点,要准确记住各种定义,定律的文字表达和各种物理量的单位,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物理计算公式与数学计算公式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式的每一项都有物理意义和单位,在记忆物理表达式时,一定要记住各项的物理意义和单位。

在初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实验探究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乔际平等著.物理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1

[2]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标: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 廖伯琴、张大昌主编.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

上一篇:后进生思想觉悟以后 下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