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重大时政新闻报道分析

时间:2022-06-08 08:43:42

全媒体时代重大时政新闻报道分析

我国各级党报集团均有针对重大时政新闻组织战役性报道的优良传统,在公众获得新闻、资讯手段日趋多样化的全媒体时代,党报集团如何组织报道才能实现不同媒体间的交融、媒体通道的多样化,使目标受众获得多种角度、更具启发性的阅读体验?本文以深圳报业集团“湾区经济”报道为例,分析传播效果,探讨全媒体时代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的要点。

2013年12月26日深圳市委召开五届十八次全会,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以前海湾、深圳湾、大鹏湾三个“湾区经济”核心点建设,打造深圳一流“湾区经济”,以新的经济形态,促进经济全面提质增效升级的城市规划决策。此举旨在抓住中央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机遇,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可视为引领深圳地区中长期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大众媒体传播是政府制定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方案获得公众认可并得到执行的重要机制,特别是在不同阶层利益有分歧的情况下,大众媒体传播是取得社会合议的重要协调手段。当前,深圳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进行深度解读、引导社会舆情发展,正是以深圳特区报为核心的深圳报业集团的职责所在。

传播效果分析

在深圳市委五届十八次全会召开后,网上可查到且转载率较高的深圳报业集团各报、网和国内其他媒体关于“湾区经济”的报道见表1。

从各媒体报道情况可以看出,作为本地媒体,深圳报业集团的“湾区经济”报道以深圳商报为主,其他报网配合,其中“湾区经济:深圳追赶旧金山”和“湾区经济,构建深圳新优势”两篇报道被网易、搜狐等国内主要门户网站转载,国内其他媒体多数根据这两篇报道从各自角度作了进一步延伸。

本次重大时政新闻的组织和策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引起了一些新闻敏感性较强的媒体关注,并做出了回应。但是,从受众角度来考察,其传播效果如何?笔者选用相对较能体现新闻报道价值和互动性的受众回复,对不同媒体的同一题材报道加以比较。

截至2014年6月2日,各报相关报道电子版均无人回复;深圳卫视上传的电视新闻视频所获回复17条均与视频报道内容无关,多谈论出镜记者衣着、相貌;网易地产频道相关报道有6人回复,询问某一具体楼盘的升值空间;唯一稍显例外的是百度贴吧中一位青岛网民转贴深圳商报的报道“湾区经济:深圳追赶旧金山”,获得56条回复,参与者围绕青岛市的发展模式展开讨论。

从统计结果来看,深圳报业集团本次关于“湾区经济”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的组织未完全达到预期传播效果。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本次报道在三个方面稍显不足:

首先,对“湾区经济”的新闻价值未给予足够重视。尽管根据以往政府工作会议报道经验,敏锐关注了新提法、新做法,但是未能充分挖掘构建“湾区经济”产业形态对深圳市未来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应该前瞻性地解释“湾区经济”对深圳市民就业、收入、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而深圳报业集团在上述方面未能做到尽善尽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旅业报和网易地产频道分别从旅游业和房地产行业对“湾区经济”进行了解读,从可查到的6个回复可以看出,它们的报道引起了部分受众的关注。

其次,报道采写方式值得商榷。第一,采访对象过于单一,全部是参加会议的代表和专家,不同社会阶层能否达成合议,普通公民对该规划如何理解,在后续的相关报道中没有得到体现,新闻事件没有得到多角度的呈现;第二,采用过多的直接引语和专业术语,采访对象是党政领导或区域经济方面的专家学者,直接引用他们的语言虽然能够高度概括、凝练“湾区经济”的实质和在宏观层次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但大众媒体不同于专业期刊,记者必须起到“半个翻译”的作用,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讲故事”方式,把复杂、抽象的政策、数据解释清楚,增加报道的易读性吸引更多的读者;第三,对获得的资料应加以分析、甄别,突出事件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湾区经济”,是基于本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所提出的区域产业组织规划,不能简单理解为围绕海湾发展旅游业,如在《深圳首提“湾区经济”概念》的报道中,用近半篇幅谈湾区水质治理,明显未抓住事件的主旨。

最后,没有合理应用电子媒体的特性和传播优势,没有针对不同传播渠道的媒体特性制作内容。集团下属的深圳新闻网只是将报纸的消息、报道“搬运”到了网上,成为报纸的又一份电子版,没有实现报道内容的多媒体化。如果将会议采访视频,国外“湾区经济”发展较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区的资料片、图片整理后与文字相互阐释,无疑将更具说服力。

全媒体时代重大时政新闻报道的要点探讨

在我国各大报业集团中,印刷版报纸依然是日常工作的重心,虽然全媒体的概念已经提了多年,但实际的操作模式仍然是围绕纸质报展开的,并且,各个报业集团对全媒体运营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认为全媒体是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强调在内容产品的制作过程要多种媒体一起介入,或者说采用多种媒体手段和传播平台来构建全方位的报道体系。国内的一些地市级党报集团,已经或正在推行这种理念。①

这种理解方式是从新闻业务工作流程切入,落脚点放在全媒体化的报道体系构建上,优点是较好地概括了全媒体报道的模式和特征,缺点是局限于媒体“报道”业务层面,略显偏狭,并且由于自身人员素质的限制,无法面面俱到,看上去很热闹,实则难出精品。

第二种,认为全媒体就是其所生产的内容产品在传输平台上的多样化,利用所拥有的各种传输媒介,报纸、网站、微博等把受众群体最大化,从而最大程度上抵消单一媒体或传播渠道的有限性。②

该观念强调传播平台的立体化、多样化,多为国内各省级报业集团或广电总台(总局)采用,由于其在所擅长领域的长期积累,可以集中力量制作出适合集团重要载体的内容产品,但是缺点是产品表现形式单一,无法适合所有媒体。

第三种,认为全媒体是不同媒介类型之间的嫁接、转化和融合。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资源的多渠道采集,信息资源的统一加工,全方位多业务系统的支持,多渠道的资源共享。③

这一观点突出了全媒体更具宏观性的“整合应用”,将制作和播出过程均囊括其中,但对实施者的制作、发行资质和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国内实行比较成功的有新华社、人民日报。

全媒体时代的重大时政新闻报道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遵循新的准则。与报社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相比,全媒体的新闻报道模式除了采访设备多样化、采访资料完备化、采访结果非成品化、采访活动团队化等外在特点外,在前期的采访计划制定以及后期制作方面上的不同,才是能够真正发挥全媒体新闻优势之处。比照报业集团的实际运营情况,笔者认为,以下两方面可作为发展全媒体报道的要点:

在新闻采写方面,原来我们认为新闻是“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当今碎片化的信息接受环境下,报纸只满足于简单的对事实的呈现已经不合时宜,必须侧重于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解读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以为受众消除不确定性来凸显信息的有用性,以有深度的分析报道为素材多角度成品、多媒体编辑、多渠道播出。重大时政新闻少用照片,不用画面复杂的图表,将硬新闻软化,减少“宏大叙事”,从与公众关系最密切的角度切入,文中要“见人、见事”,切忌大量引用文件、讲话稿和数字。

在编辑处理方面,应充分发挥编辑的协调引导作用,合理解决稿件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增加各子报、网的特约稿件,减少公共稿件,网站要围绕纸媒选题拓展后续报道,制作视频和音频报道。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注重接收受众反馈,及时回复,吸引受众参与到内容产品制作中来,从中寻找后续报道的新闻线索和报道角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报道组配备经过专门培训的拍摄人员,制作高质量的音频、视频以提高受众的观看体验,不依靠记者一心二用。

注释:

①罗鑫:《什么是“全媒体”》,《中国记者》,2010年第3期

②郜书锴:《全媒体:概念解析与理论重构》,《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③姚君喜 刘春娟:《“全媒体”概念辨析》,《当代传播》,2010年第6期

(作者单位:深圳报业集团博士后工作站)

上一篇:手术室消毒隔离工作的体会 下一篇:媒体融合我们要准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