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理论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时间:2022-06-08 06:12:04

基于模糊理论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摘 要: 根据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权重和指标体系,本文作者运用模糊数学理论,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和实例,以通过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评价,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 模糊综合评价法

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的核心,课程评价是保证课程改革能够朝着素质教育目标健康前行的必要的督导手段,教学质量是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研究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模糊综合评判法,根据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以找出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1.制定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对课程进行评价,首先要由有关的领导和专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粗,也可以细,即条目可多可少,要根据考查对象和考查组织的具体情况来决定。高职院校课程评价体系一般采用二级结构式,以某高职学院课程评价体系为例,一级指标4项,分别是师资队伍、电子课程、教学改革、同行监督及学生学业评价。它们是影响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是课程评价的核心目标。第二级指标17项,是相应一级指标的细化,是需要评价的主要项目,是课程评价的基础目标层。

本文主要是以对某高职学院课程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中的电子课程这一项评价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某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进行评价,电子课程这一一级指标共有六项二级指标,分别为:

u1:根据教改要求修订的先进适用的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

u2:教学内容符合学科要求,知识结构合理,注意学科交叉。

u3: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学。

u4: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结合,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u5: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

u6:设计的各类实践技能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

这就得到了一个评价因素ui(u1u2u3u4u5u6),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因素集Ui{u1u2u3u4u5u6},i=1,2,3,…,6。

2.决定评价等级

将每个评价因素再分为若干个评价等级Vj,如分为优、良、中、合格、差5个等级。这就得到一个评价等级集合:Vj{u1u2u3u4u5},j=1,2,3,…,5。

3.评委评判

由评审委员们对被评价课程进行资料审阅、向学生调查等活动后,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各项指标下电子课程可获得的等级发表看法。

4.评价计算

根据各位评委的选票,统计教授课程的老师各因素的得票数得到一个评价矩阵:

设为第i个因素第j个等级得票的百分数,i=1,2,3,…,6,j=1,2,3,…,5。如b■为第1个评价因素第2等级的得票百分数。式中,b■=■。

在因素集中各个因素的重要性不尽相同,就要给它们加上不同的权重,得到一个权重集:

Qi=(q1 q2 … q6),显然有■q■=1。

设综合评价结果为C,

C=Q・B=(c1c2c3c4c5)=

式中,Cj=∑q■bij

i=1,2,3,…,6,j=1,2,3,…,5

如C■=q■b■+q■b■+q■b■+q■b■+q■b■+q■b■

C2=q1b12+q2b22+q3b32+q4b42+q5b52+q6b62

C3=q1b13+q2b23+q3b33+q4b43+q5b53+q6b63

?噎

C5=q1b15+q2b25+q3b35+q4b45+q5b55+q6b65

这里C为一模糊集。评价矩阵B是因素集与评价集之间的模糊关系。

当集合C的隶属度之和不等于1时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这次评估的综合评判结果为:

式中,P=■c■。

为了和我们的评分习惯相一致可以把评判结果转化为分数D=(100×d1+90×d2+80×d3+70×d4+60×d5)×100%。

5.实例分析

结合课程进行评估,请了12位专家做评委,利用上述的指标体系,专家无记名投票后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评判表统计结果

各指标的权重为

Q(0.21 0.20 0.21 0.10 0.13 0.15)。

表1中的数据设放在excel中的H1:L6区域中■q=1。

计算各个指标下各个等级所在的等级中的百分数即评价矩阵B,得到表2。

表2 计算得的评价矩阵

表2在Excel中的H9:L14区域中,在H9单元格中插入公式:H2/SUM($H2:$L2),再复制到其它单元格中即可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为:

Q(0.21 0.20 0.21 0.10 0.13 0.15)。

Q矩阵放在A3:F3区域■q=1。

C=Q・B。

C矩阵放在A11:F15区域。

在A11:F15区域中输入数组函数

{=(A3:F3*TRANSPOSE(H9:L14))}

注意:这里的大括号不是通常方法加上去的,是输入=(A3:F3*TRANSPOSE(H9:L14))后同时按Ctrl、Shift、Enter三个键表示是数组函数的输入,以后程序自动把大括号加上的。

在A16单元格中输入函数=SUM(A11:F11)。

表3 评价结果

把表3中各等级数相加得到C值

各指标的权重为Q(0.21 0.20 0.21 0.10 0.13 0.15)

■q=1代入计算得C1=0.1416667,C2=0.24,C3=0.243334,C4=0.2191667,C5=0.155833。

归一化p=■c■, d=■ ■ ■ ■ ■ ,

得d1=14.2%,d2=24%,d3=24.3%,d4=21.9%,d5=15.6%。转化为分数得D=81.1分。

6.结语

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促进高职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将模糊理论应用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利用严密的数学方法,减少主观因素,提高模糊综合评判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公正性。模糊综合评价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得到较好的融合,克服了专家评判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通过数据分析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程书肖编著.教育评价方法技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黄光扬主编.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光柱,许娟等.机械课程设计质量模糊评价方法研究[J].煤矿高等教育,2006,(3):104-106.

[4]赵海燕,芮延年.模糊理论在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7,(3):38-40.

上一篇:浅析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传统儿童游戏的实践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