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初探

时间:2022-06-08 06:10:03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初探

体育教练员在日常的体育训练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运动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练员必须把握当代少年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训练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一、少年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

少年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

二、体育训练的德育内容及任务

1、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2、认识体育的科学性,相信和尊重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

3、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4、集体主义、纪律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增

强集体观念。

5、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6、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意志品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勇敢坚毅,吃苦耐劳,自尊自强。

三、体育训练过程德育的基本形式

1、通过组织身体练习对运动员进行教育。体育训练过程既有脑力活动,又有体力活动;以体力活动为主,又以脑力为主导。德育工作始终围绕着紧张的脑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进行。

2、在运动员身体活动中抓活的教育。体育训练过程队员的身

体活动千姿百态,他们的思想活动也千变万化。在体力活动中出现的思想活动,往往是一闪而过,需要教练仔细观察,及时发现,积极引导,抓紧教育。特别是对于训练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更应及时抓住好的或坏的表现,对运动员进行具体、生动、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

3、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体现在体育训练的全过程。通过对运动员的严格要求,德育才能完成得好,严格要求包括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思想、作风、组织性、纪律性、遵守规则等等。

4、训练中严密组织教学,是训练过程德育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全训练课的组织越严密,不仅训练收效明显,而且训练中德育工作也能得到充分体现。

四、体育训练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

1、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在开始训练中,整队和准备活动是必须的。教练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队员,教育他们在练习中刻苦认真,遵守纪律,使他们养成动作迅速、准确、协调一致的作风,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其它项目中也可以通过实例,让他们意识到纪律性、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2、顽强品质的培养。在体育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教练应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对肌肉活动的直接兴趣,并根据握力的测试证明,让队员认识到自己忍受的练习,将获得相应的回报,使他们在练习中更加刻苦、认真,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3、竞争意识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出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有意识培养队员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中品尝胜利的欢乐,失败的痛苦,进步的喜悦,拼搏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如在接力跑训练中,把队员分成几个组,规定最后一组到达终点的队员做俯卧撑、立卧撑等,让这些队员认识到胜利和失败带来的两种不同的结果,教练便抓住时机,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启发他们在下一次的竞争中战胜对手。

4、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平坦的,都有一些坎坎坷坷,当代少年运动员都是在父母、亲人的呵护下长大,心理上更加脆弱,承受能力更低。教练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如在测试专项时,把不合格的厉害关系告诉一些不合格的队员,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压力,然后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刻苦锻炼,争取能顺利合格,逐渐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5、良好风气、互助互爱教育。在体育训练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可以通过我国奥运健儿为国争光,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不怕苦,不怕累,顽强拼搏的精神,逐渐培养队员的爱国主义热忱及树立远大理想。

体育训练过程实施德育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复杂的工作,对教练的思想水平和业务水平要求比较高,但只要我们坚持把自己平凡的工作与实现“四化”的宏伟目标联系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深化体育训练领域各项改革,就一定能够开创出体育训练过程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上一篇:影响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文化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浅析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初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