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些认知

时间:2022-06-08 03:25:52

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些认知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法已远离我们而去。教师都有意识的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方法,培养能力。

一、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些认识

1. 掌握学生的基础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

教学中对学生的基础应该有个正确的估计,并加以合理利用。如果我们低估了学生的基础,不但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且还会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然对学生的基础也不能估计过高,如果学生跳一跳,还不能摘到果子,也会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解决学生的困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手段

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是以学科本身和教师为中心,教师关注的是学科本身,不能容忍学生对学科知识叙述上出现错误,理解上出现偏差,但是,实际上,教师和学生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不能只关注科学知识本身,更应该关注学生是怎样理解科学知识的,他们在认识上有什么障碍和误区,怎样帮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里真正建构起知识的框架。

3. 帮助困难的学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

在探究式学习时,学生需要自己提出问题,建立假说,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怎样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关注的对象是谁?

4. 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核心

叶圣陶说过,“课堂上并不是看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结论是早就有了。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取知识。重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二、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几点做法

1. 把发现的机会交给学生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是讲堂,知识主要由老师通过直接的告诉、直观的演示或精辟的概括后灌输给学生,教师不是让学生自己大胆地去尝试和发现,而是让学生“不劳而获”地知道了物理知识和规律。学生发现的机会被教师无情地剥夺了。“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严谨深刻的物理规律,往往蕴含在广阔的生产、生活实际中,因此需要学生有一颗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而学生的发展意识和发现能力,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细心呵护,大胆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把发现的机会交给学生。

2. 把动手的机会让给学生

课堂上,教师占据了做实验的主阵地,而学生只能作为一名观众看“实验”,课后再去记住各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过了就忘了,我看过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条格言告诉我们,“动手”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必要。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学到的物理知识,才能逐步转化为技能。课堂教学重视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

3. 把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

新课程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其中,学生思考和探索过程,也是学生获得能力、提高思维品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地留一些知识、能力和思维的“空白”让学生进行探索,这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艺术,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手段。

4. 把质疑问难的方法教给学生

在课堂上利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对“提问”的认识,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著名的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

为了使学生敢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应大力倡导学生具备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害怕失败,敢于标新立异的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对教材及教师讲课中的疑点敢于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科学家的故事教育学生。

5. 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

我们还在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剥夺的何止是学生发现的机会、动手的机会、思考的机会?我们还在系统的指导过程中剥夺了学生犯错误的机会;还在精彩的讲解过程中剥夺了学生讨论、表达的机会;还在统一的标准答案要求下剥夺了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还在分数的标准下剥夺了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还在题海战术的压迫下剥夺了学生活动和实践的机会;还在唯师是从、唯书是上的教学氛围下剥夺了学生质疑探究的机会……学生许多机会都让教师无情地剥夺了、替代了。在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错过了许多最佳的尝试机会和锻炼机会,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误吗?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把机会留给学生!

(周光亚 江苏省建湖县裴刘学校 224700)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化学课堂的教学反思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英语学习评价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