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音乐搜索引擎著作权侵权问题分析

时间:2022-06-08 01:42:52

中国网络音乐搜索引擎著作权侵权问题分析

摘 要 搜索引擎是指在Web网页中主动搜索信息并将其自动索引的工具。互联网用户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就能搜索到来自互联网世界的各种音乐资源。但互联网上各类音乐信息内容庞杂、数量巨大,网络服务商无法对搜索引擎搜索到的音乐信息先行判断,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网络音乐著作权纠纷频发。百度音乐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网络搜索引擎,也是现在使用最广的搜索引擎之一。在整个网络搜索引擎行业中,百度音乐常常被指控侵权。在这些案件中,百度很少败诉,很大的原因是有“避风港”规则的保护,但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权利人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百度MP3等音乐搜索引擎应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搜索引擎 百度音乐 网络音乐 著作权 “避风港”规则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1音乐搜索引擎概况

1.1搜索引擎的定义

百度是这样定义它的,搜索引擎是指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相关的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随着互联网和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搜索引擎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中。简单来说就是指在Web网页中主动搜索信息并将其自动索引的工具。

1.2网络音乐著作权

由于技术上的优势和高效方便的优点,网络上以MP3文件格式传播音乐作品的网站和无线网络运营商数量之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它们在网络上下载并传播音乐作品。从这方面来看,网络促进了音乐的普及发展,但这一盛况也造成了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侵权案频发。这使得音乐作品的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商和MP3制造商以及网络音乐作品的使用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各方之间产生了矛盾。

虽然各国都制定了著作权法及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与音乐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也不在少数,但随着互联网以及搜索引擎的飞速发展,一切现有的著作权法律法规也受到强烈的冲击。笔者认为在这种现状下要制定一个健全的网络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制度体系,来保护网络音乐著作权人的利益,减少侵权案件的出现,规范中国搜索引擎网络音乐业的使用。

2我国关于网络音乐著作权侵权的立法

为了促进搜索引擎产业的合理发展、在著作权人利益之间找到平衡,各级立法机关对搜索引擎所应承担的法律义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著作权行为,或者通过网络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民法通则》第130条的规定,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

(2)22005年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颁布的《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2条:本办法适用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中,根据互联网内容提供者的指令,通过互联网自动提供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内容的上载、存储、链接或搜索功能,且对存储或传输的内容不进行任何编辑、修改或选择的行为。

3百度音乐搜索引擎的著作权侵权隐患

3.1通过提供搜索服务来获得广告收益

百度音乐搜索引擎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广告。百度音乐通过提供在线试听和免费下载的服务赢得了网站流量,受到网民们的广泛使用。通过将使用MP3音乐的网友的关注度出售给广告商,百度音乐就能从中获得收益。

3.2提供音乐作品的深层链接

深层链接往往避开被链接网站的主页,上面的广告自然也避开了,这势必就会影响被链接网站的广告收入,经济上就会有损失。百度这种深层链接行为就相当于免费使用了被链接网站的音乐资源,这样当然不公平,会引起侵权案。

4完善中国网络音乐搜索引擎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笔者通过上面的百度音乐搜索引擎的例子,以及参考学术界人士的观点,认为要在法律制度的保护下,建立多种合理有效的方式,形成一个健全的保护中国网络音乐作品著作权的机制,来保护著作权权利人的权利,规范搜索引擎中的不合理之处。

4.1国家的司法保护

司法保护是最直接而且最有效的保护方式。通过司法保护,网络音乐作品权利人可以在受到侵犯的前提下,对侵权方进行索赔、停止其侵犯行为等维权行动。

4.2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自律

对于网络音乐作品侵权的问题,网络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有着很大的责任。服务提供商应该尽职尽责地完成他们该尽的责任,在发现某链接网站的音乐作品有侵权嫌疑时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按照法律程序断开其链接,停止侵权。

4.3音乐作品权利人应当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如果音乐作品的权利人发现自己的作品受到侵权时,应当立即以书面通知的形式向网络服务提供商发出警告,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如果服务提供商拒绝删除侵权内容的,将会受到法律的惩治。

参考文献

[1] 蒋凯.中国音乐著作权管理与诉讼[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 杨柏勇.网络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实务[M].法律出版社,2011.

上一篇:班级管理,“德”为先 下一篇: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大学英语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