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官兵心理档案的建立

时间:2022-06-08 11:14:20

浅谈官兵心理档案的建立

近年来,官兵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军队重视。及时、全面地对官兵建立心理档案,可了解官兵心理卫生状况,保障官兵心理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

1 心理档案的内容和建设方法

1.1 个人成长经历。个人成长经历的内容通常包括个人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文化、出生地、家庭情况等;个人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件记述等;个人的自我描述等。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添加其他内容。

1.2 官兵认知特征。认知特点的考察对于一些技术性强、训练淘汰率高的岗位尤其重要,可以帮助提高训练效率,减少训练中的失误。认知特征比较稳定,随时间变化不大,测量结果具有长期的参考价值。

1.3 官兵个性特点。建立这一部分档案可了解个体的个性特点,如,气质类型、性格倾向等,为军事管理、军事任务分配提供依据。由于个性特点相对稳定,测量结果在一到两年内参考价值较大。常用的个性测验工具有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艾森克人格测验(EPQ),推荐使用16PF作为个性评估工具。

1.4 官兵训练学习的动力状况。官兵训练和学习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训练和学习的动机不强。动机是构成人类行为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较稳定的学习动机,才能保证学习不断地进行。

1.5 官兵社会交往状况。如果一个人的社会交往出了问题,容易导致其产生退缩、孤僻等社交障碍,严重阻碍个体的正常心理发展。军队强调集体生活,非常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这方面内容的档案,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矫正那些不擅与别人交往的官兵。

1.6 心理健康。建立这一部分档案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日常军事管理和心理健康保障提供依据。一般而言,16PF(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和EPQ(艾森克人格测验)的结果,就可以提供一定的心理健康状况信息。这类测验需要在没有明显和个体利益相关目的的条件下进行。

1.7 建档记录。本部分内容至少应当包括:施测时的目的,组织建档和测量时机,参加建档的人员,组织测量的方法,使用的测量工具和选择理由,个体测验时的特殊表现等,建档人员还应根据当时的总体印象对结果真实性进行评价,用百分制记录在档案中。

2 建立官兵心理档案存在的困难、解决途径和过程

心理测验结果的真实性受被测者影响比较大,为获得更加真实可靠的心理测验结果,要注意:①控制测验对象,组织同质人群参加同批测验,不同质人群应分批建档,一般来说,自上而下建档会有更好的效果,可消除上级人员的好奇心,避免对其下级的干扰。②控制测验环境,避免测验中受测者的相互影响和无关人员影响。集体测评一次人员不应超过100人,且座位不宜相距太近,避免相互干扰。用投影方式呈现问题时,切换速度要适当,应先快后慢,并须考虑受测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避免无关人员的走动、巡查或指导。③应选择适当的测验时机。一般来说,在被试者熟悉环境前完成的测验真实性较好。④心理健康测验应在与个体利益无关或明显对个体有利的目的下进行。⑤对个体来说,测验结果具有私密性,在某些利益相关的测验条件下个体可能会有保留。如果测验结果可能影响个体利益,建议先进行能力测验,紧接着进行个性测验和心理健康测验。⑥考虑到心理是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心理测验结果具有时效性,需要及时更新才能具有更好的参考作用。⑦加强建档过程的记录,这对心理档案的使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制定建立官兵心理档案的原则

建立官兵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对心理现象的把握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遵循严格的操作程序,对测量结果予以科学的解释。2.系统性原则。测评工具选择和使用保持一致性。3.发展性原则。随时补充、调整和更新,把能反映官兵最新心理变化与状况的资料及时充实到官兵心理档案中去。4.保密性原则。官兵不愿意公开、不利于官兵心理健康发展的和违反心理咨询工作原则的心理档案内容必须严格保密。5.教育性原则。把建立官兵心理档案视为教育培养官兵的一个重要环节。6.经济性原则。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力求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

4 官兵心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为维护官兵的个人利益和心理档案的权威性,应由专人管理并不记入个人档案,心理咨询师可兼做这样的工作。档案管理中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对于测验的结果,应讲解结果解释的方法,有兴趣的同志可找心理咨询师面谈获得更多更深入的解释。在实际工作中,为官兵心理健康服务,还是为岗位分配、任务分工提供信息,须严格控制知情范围,防止扩散。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来稿日期:2012-04-20)

上一篇:漯河市革命遗址实物档案的保护与利用调查 下一篇:市政企业档案数字化管理之我见